藏老人連續擋下七百三十道劍氣之后,望向張海石,陰沉笑道:“不愧是久負盛名的‘北斗三十六劍訣’,有些意思,不過演化三百六十五周天之數已經是極致,如今都已經被我悉數擋下,你還有什么本事,盡管用出便是。”
張海石悠悠道:“糞蟲至穢,變為蟬而飲露于秋風。腐草無光,化為熒而耀采于夏月。這便是我接下來一劍的真意。”
藏老人淡然道:“不必故作玄虛,本座全都接著就是。”
張海石灑然一笑,遞劍而出,接下來的一幕談不上如何摧城拔岳聲勢浩大,只是輕飄飄的一劍,老人持劍隨風飄蕩,忽前忽后,忽左忽右,身形飄忽不定,劍勢散而無神,半點也不像一位天人境大宗師應有的表現。
不過這一劍雖然雜亂,但是速度極快,眨眼之間便已經老到藏老人的眼前。世人練劍,就像寫字,一開始都要講究“端正”二字,一筆一劃,一撇一捺,不得有半分馬虎,可這位屈指可數的劍道大宗師張海石卻是完全反其道行之,猶如書圣潑墨書狂草,興之所至,便是劍之所及,沒有固定劍式,就這么一路凌亂地逼近藏老人身前。
藏老人皺起眉頭,一掌拍出,席卷起萬千鬼魅嚎哭慘叫之聲,好似陰域冥府,魔音灌耳,惑人心神。
可張海石卻是絲毫不為所亂,反而是在歪歪斜斜之間,看似險之又險地避開了這一掌,腳步凌空踏虛,點出一連串漣漪之后,一劍穿過藏老人的咽喉。
藏老人傷而不死,甚至連重傷也談不上,張口吐出一股黑氣,黑氣化作一張足有磨盤大小的惡鬼面龐,惡鬼再度張開血盆大口,朝著近在咫尺的張海石一口吞去。
張海石向后一倒,躲開鬼面的同時順勢從藏老人的咽喉中抽出長劍,然后身形一旋,如同一片隨風飄蕩的枯葉,圍繞著藏老人不斷盤旋,一時間兩人周圍劍氣縱橫,如云霧蒸騰,又似大潮涌動,讓人目不暇接。
地上觀戰的一行人俱是看得心神恍惚,不由得在心底感嘆,這才是真正的天人境大宗師。
就在此時,在唐漢身后傳來細密的腳步聲。
無數青陽教的教徒正往這邊趕來,這些教眾行走之間,隱隱暗合戰陣之道,訓練有素,不似江湖中人,倒像是軍伍中人。這次唐漢密謀此事,本來為了力求隱秘,這才沒有調動大部隊,現在既然已經敗露,那便無所謂了。
不過緊接著,從另外一個方向也傳來破空聲響,卻是一眾正道高手正朝這邊迅速趕來,修為高的腳程便快些,修為低的就跟在后頭,整個隊伍拉成了一條長龍,不過這幅數百人一同在山林之間兔起鶻落的壯觀場景,確實罕見,而且壯觀。
不到一盞茶的工夫,兩派人馬便來到這座小潭之畔,分別聚攏在自家頭領的身后,雖然因為有兩位天人境大宗師正在交手的緣故,不敢造次,但也隱隱成對峙之勢。
一股好似風雨來臨之前的壓抑氣氛彌漫開來,尤其是正道中人,本來與皂閣宗一番大戰之后,損傷頗多,幾位領頭之人又差點被活埋在地底下,現在好不容易轉危為安,又冒出一伙青陽教的妖人來渾水摸魚,大家都是老江湖了,自然知道這些青陽教中人打的什么心思,無外乎就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種心思更讓正道中人惱怒,眼看著現在又來了一位正道高人,于是眾人膽氣愈壯,已經有好些人摩拳擦掌,就等顏掌教和蘇仙子一聲令下,便要再來一場斬妖除邪。
一方膽氣極壯,另一方就難免相形見絀,青陽教眾人相較于正道中人的蠢蠢欲動,則是以戒備為主,如臨大敵。
唐漢見此情景,臉上神情依舊平靜,可心情卻是愈發灰暗,藏老人在元氣大傷的情形下顯然不會是張海石的對手,而顏飛卿等人也不是孤身一人,眼看著正道中人越來越多,其中又有陸夫人和南柯子這些積年歸真境高手,再加上他被張海石打成不輕的傷勢,現在已經不可能再去爭奪尸丹了。
就在此時,天空中驟然響起一聲炸雷,無數竹葉狀的劍氣四散而落,刺入周圍山峰之中,轟然響聲之中,煙塵四起,亂石激射,然后就見一陣黑風卷著滾滾黑云從天幕上迅速退去。
唐漢的臉色一白,知道這是藏老人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