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個欽使也不是那么好殺的,一身修為境界在歸真境左右,與曾經在北芒縣城中壓制李玄都的洪成仇相較,興許有些差距,但并不會太大。換而言之,在李玄都不曾動用“人間世”的前提下,想要勝過這位提刑司少監,不會是一件簡單事情。
此戰,李玄都并不想動用“人間世”,因為“逆天劫”的劍氣對于自身體魄的侵蝕太過嚴重,每次都要耗費大量丹藥才能彌補,雖說他的體魄異于常人,但也不能如此糟蹋,故而不到生死關頭,他不會輕易動用“人間世”。
于是李玄都只拔出了“冷美人”,同時心中難免有些遺憾,“冷美人”固然是一把好刀,終究不是劍,與他自身無法達到圓滿契合,也許這次返回宗門,還要再鑄就一把日常所用之劍。
就在李玄都因為這些利害牽扯而心神略有恍惚的瞬間,崔朔風瞬間出手,身形如鬼魅。
僅憑出手速度,李玄都不如崔朔風,不過李玄都之所以是紫府劍仙,之所以對上耿月都只是稍落下風,就是因為他在與人交手時,有一種超乎常理的直覺,這種直覺名為“金風未動蟬先覺”也好,還是在生死之間一次次鍛煉出來的預感也罷,總之李玄都已經預判到了崔朔風的出手所在,先一步橫刀一封。
就像兩人騎馬競速,一方是好馬,速度極快,一方是劣馬,速度一般。無奈一百里的路程,劣馬先跑九十里,任憑好馬再快,也追之不及。
崔朔風的一記掏心之爪落在李玄都的刀刃上,頓時綻開一抹血花,不過他既然是一位貨真價實的歸真境宗師,那么體魄自然是氣血旺盛、筋骨堅韌,所以這點小傷還不算什么,立刻改變招數,變為六扇門的“大小擒拿手”,同時又融匯了青鸞衛“大四象手”的長處。時而大開大合,招式沉穩,出手凌厲,威猛力大,時而招式細巧,變化多端,在方寸之間內作無窮的變化,不斷以手腕、手肘、手指、膝、抓筋拿穴。
李玄都雖然對于“大小擒拿手”和“大四象手”有所涉獵,但術業有專攻,他的一身根本修為還是要落在劍道之上,此時面對崔朔風貼身近戰,手中長刀難以完全施展,干脆一抖雙袖,駕馭“青蛟”和“紫凰”兩劍掠出,一左一右夾擊崔朔風。
李玄都與周淑寧一樣,最是擅長分心,此時一心多用之下,不但手中能用“烈火燎原刀法”,而且兩柄飛劍還能按照“北斗三十六劍訣”的軌跡不斷交織刺出。
劉辰此時也從長凳上起身,雙手分別按在腰間兩把彎刀的刀首之上,望向李玄都。
她也算是見過不少世面,但從未見過如此驚才絕艷之人。
尋常劍士,能夠駕馭一把飛劍就已經難得,不少人還需要輔以手中劍訣,同時駕馭兩把便是難得一見的天才。在駕馭飛劍的同時出刀?若是出劍也就罷了,好歹劍與飛劍還是同出一脈,出刀可就過分了,簡直是讓普通劍士要生出從此不練劍的心思。
難怪當年他分明是自稱“紫府客”,卻被人冠以“紫府劍仙”的名頭。
在劍道一途,的確當得起“劍仙”二字。
劉辰不知道的是,當年李玄都的師父曾經說過,李玄都的劍道天賦要比他的三師兄高出三尺。
三尺多長?都說三尺青鋒,一把長劍不過三尺。一劍比另外一劍高出三尺,便是一倍。
這讓李玄都那位本就是劍道大材的師兄險些心境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