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為如此,江湖上的殺人都有跡可循,為情,為仇,為利,為了殺人滅口,也有可能只是因為擋了路。太平宗這些年封山閉寺,仇人不多,而且這兩人恐怕不是太平宗中的重要人物,若說是因為私仇之故,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可李玄都總是隱隱約約覺得,事情沒有那么簡單,說不出具體理由,只是行走江湖多年之后,一種對于危險的本能直覺。
李玄都在過去能數次死里逃生,多是仰賴這一絲直覺。其實這種直覺也并非他一人獨有,天人境大宗師將其稱之為“金風未動蟬先覺”,是一種玄而又玄的天地感悟,境界修為越高,這種直覺也就愈發敏銳清晰,據說抵達長生境之后,甚至可以看到未來的某些變化,極為神奇玄妙。不過就算是長生境的地仙,也不能次次都準。
以往李玄都遇到這種事情,從不會故意避讓,原因也很簡單,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與其去躲,不如刨根究底,將背后算計之人找出來,然后打死。
當然,這又面臨一個問題:打不過怎么辦?也好辦,先裝孫子認慫,畢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在江湖上,認慫不丟人,關鍵是誰能笑到最后。當年在江北河朔的時候,李玄都面對來勢洶洶的江北群雄,可沒有打腫臉去血戰到底,而是被江北群雄追殺得抱頭鼠竄,極為狼狽,如果僅僅是到此為止,李玄都也許就是江湖上的一個笑話,可關鍵是他在被追殺過程中,破境登頂,又給反殺回去,那么先前的種種狼狽便不值一提。
江湖中人,只看結果。
先前狼狽不堪,后來步步高升,舉世贊譽,紫府劍仙便是如此。
先前風光無比,后來跌落塵埃,一文不值,紫府劍仙亦是如此。
先前沉寂無聲,后來東山再起,前倨后恭,李玄都還是如此。
李玄都記得他初識張鸞山的時候,張鸞山曾經說過一句話:“江湖中人都是賣笑的女子。老妓晚景從良,一世煙花無礙,貞婦白發失守,半生清苦俱非。一世煙花和半生清苦都無所謂,關鍵是看結果。”
李玄都當時此語感悟不深,現在卻是刻骨銘心。
就在這時,李玄都忽然停下腳步,以手中竹杖抵住地面,竹杖上傳來微微震動,以他的經驗來看,這不是地動,而是有人以大修為踩踏地面。
李玄都輕聲自語道:“終于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