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兒,慧玄師太心中有了定見,正所謂“執火不焦指,其功在神速。尖釘入金石,聚力在一點。”若是繼續拖延下去,等到“大勢至”的劍意完全流散殆盡,那么可就更難取勝了,于是凝聚起全身氣機,匯聚于手中一劍之上,便要在這一劍之間,決出勝負。
這一劍也是慈航宗的絕學,名為“萬劫佛光”,正如清微宗的“北斗三十六劍訣”之中,有困敵之劍,有破敵之劍,也有如“六滅一念劍”這等殺招,而“萬劫佛光”便是“慈航普度劍典”中的殺招,不出則以,一出之后,非死即傷,而這一劍也無甚其他變化,不管是刺向敵人的胸口也好,還是面門也罷,招式平平,一成不變,其威力則是將自身氣機發揮到十二成,使得敵人擋無可擋,避無可避。
只見慧玄師太這一劍遞出之后,無數金色日光竟然也受其影響,隨之偏移,最終匯聚于“大勢至”的劍尖之上。
如此一來,這地利便也到了慧玄師太這邊。
此劍一出,金光璀璨,鋪天蓋地,所有的劍式都被一掃而空,而且已成生死之勢。
李玄都凜然不懼,在“北斗三十六劍訣”中少有純粹的防守劍式,可“太陰十三劍”中卻剛好有一劍,這一劍名為“青墨三千甲”。
只見得李玄都的束發頭冠自行破碎,長發披散而下,垂至腰際,然后不見李玄都如何動作,滿頭長發颯然變長,足有百丈之長,繼而合攏,將李玄都整個人包裹其中,千絲萬縷編織成“布帛”,“布帛”疊加成“棉甲”,最終織就一只大繭將李玄都徹底包裹其中。
慧玄師太的一劍之下,只見那金光如海,都是禪意,好似是一張白色宣紙上被人刷了一層金漆。不過在這一層的金漆之中,還有一個極為醒目的青墨色的墨點,無論金漆如何覆蓋,始終不變顏色,如同河水中的礁石。
在金光之下,無數青絲立時化作飛灰,不過一層青絲之后還有一層,層層疊疊,青絲有多粗?比之銀針還細,這只大繭足有三尺之厚,又該有多少青絲堆疊?
氣勢洶洶的“萬劫佛光”一劍之后,無數金光退去,“青墨三千甲”所結之繭還有薄薄一層,身處其中的李玄都自然是毫發無傷。
慧玄師太頓時臉如死灰,就連握劍的手掌都微微發抖。
李玄都收起剩余的青絲,頭發卻短了三寸,原本及腰,現在便只能到后心位置了,看來這招也不能常用,若是用得多了,豈不是要變成寸頭青年,李玄都倒不是信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輕損”那一套,只是僧不僧道不道的,實在難看,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從海外來的。
李玄都望向慧玄師太,反手持“人間世”,道:“師太,承讓。”
“好,好,好。”慧玄師太嘴唇微微顫抖,一連說了三個“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