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都心中掛念白絹安危,此時強敵在側,自然不能再往單老峰去,只能選了另外一個方向,轉眼間已經飄退出數十丈。
李如師卻是微微一怔,竟是沒有料到李玄都會逃。
因為他太熟悉這個師侄的性子,寧折不彎,就算是逃,也是且戰且退,哪里會像今日這般未戰先逃,若不是氣息做不得假,李如師都要懷疑眼前這個李玄都是個假的。
待到李如師回過神來之后,也不著急,冷笑道:“原來跌境一次把心氣也給跌沒了?若是沒了那股心氣,你就算能恢復境界,也是個徒有其表的廢物。”
說罷,李如師身形一晃,如縮地成寸一般,瞬間便已經追到了李玄都的身后十丈處。
李玄都見此情景,不敢有絲毫大意,只能強提氣機,再次加快身形。
并非李玄都未戰先怯,而是此人非是如今的李玄都可以力敵,就算是當年巔峰時的李玄都,在沒有“人間世”的前提下,也不敢說穩勝這位師叔,可見李如師的修為何等可怖。明知不敵,還要送死,那是不智。
兩人一追一逃,轉眼間便已經奔出二十余里。
眼看著兩人之間的距離從最開始的十丈已經縮小到不足三丈,李玄都猛地止步,毫不猶豫地耍了個回馬槍,一出手便是“太陰十三劍”中的“九陰玄冥蕩”。
面對這股至陰氣機,李如師只是冷冷一笑,然后雙手一分,甚至不曾出劍,便將其生生撕裂。
他之所學,遠不如李玄都那般龐雜,只是學了清微宗的一家之學,貴在一個“精”字,只是這么多年的苦修積攢下來,也早已到了“一法通萬法皆通”的境界,任你是什么玄奇劍術,“太陰十三劍”也好,“慈航普度劍典”也好,“問天九式”也好,我皆是以“北斗三十六劍訣”破之,這便是為何說天人境界之后“北斗三十六劍訣”威力大漲的緣故,到了此時,功法已經難分勝負,最后還是要看人。
破了李玄都的“玄冥九陰蕩”之后,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李如師自然也要還禮,一抖袖口,從他的袖管中掠出一柄漆黑的墨玉短劍,不過三寸之長,無柄,正是清微宗聞名天下的飛劍,而李如師的御劍術,放眼整個清微宗,也在前五之列。
隨著李如師一抖袍袖,墨玉飛劍破空而去。
這一劍勢如迅雷,正應了呂祖的絕句:“劍起星奔萬里誅,風雷時逐雨聲粗。”
雖然李玄都身懷“漏盡通”,但也不敢硬接這一劍,在奔跑之中順勢向前打滾,勉強躲過了這一劍,只是飛劍不似羽箭,劍隨意動,在一劍無功之后,又在空中盤旋一周,如一抹黑影,再次刺向李玄都的眉心。
這一劍的速度之快,甚至使得周圍的天地元氣出現層層波紋,又是在如此近的距離之內,根本不給李玄都反應的時間,李玄都只能憑借多年廝殺而磨煉出來的直覺,在毫厘之間,微微偏過腦袋,讓這一劍擦著自己的臉龐掠過,然后猛地駐足轉身,雙手畫圓,用出“太陰十三劍”中的“陰陽兩極生”,在自己的身前構造出一面好似黑白雙魚的大盾。
去而復返的第三劍落在這面大盾之上,陰陽雙魚轟然炸裂,墨玉飛劍向后彈飛,不過李玄都也受到氣機反噬,身形向后飛去,然后重重墜落在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