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雁冰話剛出口,便自知失言,果不其然,張海石的凌厲目光已然望來。
對于張海石而言,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自己看著長大的李玄都和陸雁冰禍起蕭墻,手足相殘。陸雁冰哪里不知道自己犯了忌諱,不過她這個“清微宗墻頭草”的名號又豈是浪得虛名,什么隨風搖擺只是基本功而已,能以柔克剛那才是真本事。
如今這個局面,誰是“剛”?自然是對自己虎視眈眈的二師兄,誰是“柔”?有兩個人,一個是四師兄李玄都,此時正在激戰,是指望不上了,還有一個,就是自己身邊這位秦大小姐了,瞧二師兄的態度,怕不是已經將秦素當成弟媳看待了,在秦素面前,張海石總要收斂幾分。
于是陸雁冰立刻閃身來到秦素身旁,挽住秦素的胳膊,剛好讓秦素阻隔開張海石的視線。
不出她所料,張海石果然沒有發作。至于以后,等師兄回來,再讓師兄去說個情便是了。
想到四師兄,她趕忙朝望仙臺上望去,卻見李太一忽然用出了與李玄都一模一樣的招式,瞬間破解李玄都的劍招,然后將氣機灌注到手中“潛龍”,使得劍身上暴漲起一道六尺長的劍芒,朝李玄都一劍當頭直劈。
李玄都堪堪躲開這一劍,不過還是被劍芒削去一縷發絲,隨風飛舞。
李太一左手中的“在淵”順勢一劍疾刺李玄都后心,這一劍極快,李玄都勢在難以躲避。秦素忍不住“啊”的一聲,叫了出來。只見李玄都回劍擋架也已不及,卻見他順勢向前疾走,后背與李太一的短劍始終保持著半尺距離,一直來到望仙臺的邊緣位置,李玄都一縱躍出望仙臺,雖然擺脫了李太一的一劍,但也引得觀戰眾人都“啊”的一聲,皆是為李玄都憂心。
若是李玄都從望仙臺上跌落,那就算是敗了。
只見李玄都身在半空之中,無處借力,可他卻是心思巧妙,將手中的“白骨流光”甩手擲出,刺入望仙臺下方的崖壁之中,然后再以“馭劍術”牽引“白骨流光”,“御劍術”是以意御劍,而“馭劍術”是以氣馭劍,李玄都和“白骨流光”之間的氣機便如一道無形的繩索,將兩者連接到一起,李玄都借著氣機的牽引之力,將自己的身形拉向崖壁,然后五指如鉤,刺入崖壁之中,固定身形的同時順勢拔出“白骨流光”。
這番心思不可謂不可巧妙,實是出人意料之外,接著李玄都如壁虎游墻,環繞崖壁一周,從李太一身后的方向再次登上“望仙臺”,一劍掠出。
李太一好似背后生眼,閃身避過,然后回身反擊,數招之間,二人又斗到了望仙臺的中心位置。李太一快劍進擊,李玄都守中藏攻,又成了纏斗之局。
看到這里,張海石的臉色終是有些變了,沉聲道:“兩人都練了‘太陰十三劍’。”
秦素皺眉道:“紫府的‘太陰十三劍’是用太陰尸的尸丹從牝女宗宮官的手中交換而來,可六先生的‘太陰十三劍’又是從何處得來?”
張海石眼神略顯晦暗:“陰魂不散的陰陽宗。”
不過顯而易見,兩人的“太陰十三劍”都未大成圓滿,少了最為重要的“劍魔由我生”一劍,若無這一劍,“太陰十三劍”便發揮不出最大的威力,最大的作用便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此時兩人都學了此劍,便也無法出奇制勝了。
一時間,兩人之間竟是一個不分勝負的局面。可兩人也不想再對耗下去,開始全力出手,又是一次對攻之后,李太一以“潛龍”刺穿了李玄都的手腕,逼得他不得不棄劍,不過李太一也不好受,被李玄都順勢捏住他的手掌,雖然李玄都的半數修為都在三尺青鋒上面,但一身氣機之雄渾,也不可小覷,直接將李太一的整只手掌生生捏碎,讓李太一同樣握不住“潛龍”,只剩下“在淵”一劍。
廢了一只手掌的李太一放聲大笑,只見他伸展五指,已經骨骼盡碎的五指竟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復原。卻是那陰陽宗的“陰陽逆轉之法”,據說此法修煉到極致之后,可以扭轉生死,玄妙無比,此時復原傷勢自然也不在話下,只是其中痛苦卻是實實在在,血肉重生之痛,絲毫不遜于方才被李玄都生生捏碎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