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天氣多變,這場風浪來得快去得也快,不過大半個時辰之后,烏云散去,又是一片晴空,海面上更是蔚藍一片,安寧祥和,絲毫看不出先前的猙獰殘暴。
沒了風雨攔路,船行更快,小半天的工夫之后,已經是靠近蓬萊島。
蓬萊島又被世人稱作是蓬萊仙島,與方丈、瀛洲并稱為海外三仙島,早在祖龍年間,有方士帶領三千童男童女途徑此三島前往鳳鱗州、婆娑州尋仙訪道,求取長生不老藥。后世也不乏效仿之人,只是被清微宗占據之后,便不許外人登島,尤其是蓬萊島,更是禁地中的禁地,便是尋常清微宗弟子,也不得靠近。
能登上蓬萊島的外人,不算多,甚至可以說屈指可數,對于許多江湖中人而言,這是一種榮幸。如今秦素也將獲此殊榮,成為屈指可數之一。
雖然蓬萊島上的建筑不多,力求返璞歸真,但還是修建了一座頗為華麗的碼頭,算是此島的門戶,屬于李道虛的一艘白龍樓船便長年在此停靠。若非貴客登門,或是重大年節,此處碼頭并不對外開放,就如張海石上次登島,也是在一處靠近八景別院的小碼頭停船。
可是這一次,大船竟是徑直駛入了這處代表了蓬萊島正門的碼頭,便有些大開中門相迎的意味了。
秦素是第一次登島,并不知道其中奧妙,可李玄都卻是知道的,說到底這還是老宗主給他這位四弟子面子,不由得有些受寵若驚。
此時碼頭上已經束起旌旗,在海風中獵獵作響,可見旗上白底黑字寫著一個“李”字,居中站著一個老者,滿頭白發梳攏得整整齊齊,精神矍鑠,一雙眸子在開合之間,精光隱隱。他見得大船之后,朗聲道:“天機堂副堂主李如壽恭迎四先生。”
聲音不大,卻清晰傳入船艙之中。
片刻后,大船靠岸,李如玉請李玄都和秦素下船,而她則是沒有下船的意思。
岸上的李如壽與船上的李如玉眼神交匯,相互點頭示意之后,李如玉返身進了船艙。
李如壽收回視線,先對李玄都行了一禮,然后望向秦素,說道:“久仰秦姑娘的大名,今日有幸得見,實乃榮幸。”
秦素只能謙遜幾句。
李玄都道:“怎好有勞如壽副堂主親自相迎。”
李如壽微笑道:“司徒堂主本是要親自相迎,只是臨時被老宗主派了差事,這才讓我臨時頂替,還望四先生不要見怪才是。”
李玄都淡笑道:“如壽副堂主言重了。”
倒不是李玄都非要強調“副堂主”,而是老宗主定下了規矩,堂主與副堂主必須分清,不得省卻“副”字,就如朝廷六部,難道也能將侍郎稱作尚書嗎?
“倒也不能說是言重。”李如壽笑了笑,說道:“司徒堂主之所以要親自過來,是因為天魁堂中有幾個刺頭人物,與四先生向來不合,這次他們聽說四先生與六先生斗劍時受了些傷勢,便想趁此時機落井下石,從四先生身上找補一二,四先生也是知道的,我們清微宗從不禁止一對一斗劍,若是他們執意向四先生挑戰,難免是個麻煩,司徒堂主也是怕四先生為難。”
秦素不由皺起眉頭。她只覺得這番話刺耳,什么叫也怕四先生為難,當初李太一向李玄都挑戰時,怎么不見有人出來說怕四先生為難?現在來說這些,還是挑明了說,倒像是激將之法。
不過李玄都卻是不以為意,風淡云輕道:“當年我年少意氣,斷了不少人的財路,也的確是得罪了好些人,都在意料之中。”
就在此時,忽聽得有人喝道:“李如壽,背后毀謗旁人,這算是什么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