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用白繡裳提醒,李玄都也不敢完全相信地師所說的話語,他第一次見到徐先生時,還未前往帝京,對于尋常江湖人而言,紫府劍仙也算是一個大人物了,可對于地師這等站在江湖巔峰的大人物而言,區區一個紫府劍仙,真不算什么,而且那時候正道“四六之爭”已經初顯端倪,張靜修和李道虛勝負未定,局勢不明,作壁上觀的徐無鬼更談不上下注哪方,若說這時候的徐無鬼沒有半點利害算計,李玄都是信的。
李玄都第二次見徐先生時,就是帝京事敗,他帶著張白月的骨灰前往檢修上,并葬劍于此。此時的李玄都在清微宗中徹底失勢,不僅宗主大位無望,而且一副殘軀,就連天人境的希望都變得極為渺茫,此時的李玄都對于徐無鬼而言,就連“此子斷不可留”都談不上,地仙不是天仙,徐無鬼也不能盡知古今所有事,他也料不到日后的李玄都還有東山再起的一天,若說這時候的徐無鬼沒有半點利害算計,李玄都也是信的。
李玄都第三次見徐先生時,是他在前往中州龍門府的途中,取出“人間世”,煉化半截斷劍,得先天昆侖境,也為他日后重返歸真境打下了堅實根基。在李玄都離開劍秀山之前,徐先生與他說了許多話語。不過對于徐無鬼而言,就算李玄都恢復境界,也不算什么,他手下的十殿明官,哪個都比當時的徐無鬼強上太多太多,真正的心腹大患在于西京的澹臺云,而不是遠在東海的清微宗。就算是收拾了澹臺云,開始正邪之爭,正所謂遠交近攻,距離蜀州極近的正一宗才是大敵,然后是遼東五宗,最后才是清微宗。若說這時候的徐無鬼沒有半點利害算計,李玄都還是勉強信的。
可是現在局勢已經不同,李玄都被逐出了清微宗,不僅與正一宗走得很近,而且還得了沈無憂的“太平無憂”令旗,就算徐無鬼現在還不清楚,遲早也會知道。再加上李玄都與秦素交好,又收攏了李非煙、石無月、寧憶等高手,無論怎么看,此時的李玄都已經不再是一個無關輕重的小人物,其在江湖上的影響力已經非同尋常,甚至一些衰落宗門的宗主都不如李玄都。在這等情境下,若說這時候的徐無鬼沒有半點利害算計,李玄都是萬萬不信的。
李玄都輕聲道:“徐先生恩情,李玄都不敢相忘,只是正邪有別,還望徐先生見諒。”
徐無鬼對于這個回答并不意外,淡然一笑:“方才說到了‘逆天劫’,我修習‘太陰十三劍’多年,也算是半個用劍之人,對于這‘逆天劫’劍氣,有些感悟,若是紫府不嫌,就看看我這一劍如何。”
話音方落,徐無鬼已經是一袖掃出,整個鎮魔臺轟然震動,仿佛地龍翻身,裂空之聲連綿不絕。
劍氣無形無相,白繡裳險些被一劍穿心,雖然在最后關頭勉強躲過了心室要害,但還是被劍氣傷到了肩頭,鮮血染紅白衣。
同樣是“逆天劫”劍氣,徐無鬼親自用來,比之李玄都,簡直是天壤之別。
白繡裳伸手按住肩頭,語氣平靜道:“徐無鬼,倒要看你還能囂張到幾時。”
徐無鬼并不答話,開始準備第四次“太易法訣”。
李玄都將手中“人間世”丟給白繡裳,道:“白宗主,請接劍!”
對于白繡裳而言,手中有無一柄半仙物品相的長劍,差距極大,若是有一柄仙劍,徐無鬼就不敢隨便硬接她的出劍,便不能從容準備“太易法訣”,雖說“人間世”距離仙劍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但徐無鬼的“陰陽仙衣”也并非專事防御的仙物,足以傷到徐無鬼。
徐無鬼搖頭嘆息道:“紫府,我本希望你能兩不相幫,既然你選擇站在張靜修那邊,那你也休怪我指你一劍。”
下一刻,徐無鬼果然伸出食中二指,朝著李玄都遙遙一點。
仍舊是“逆天劫”,雖然比起第一劍,這一劍的氣勢略有不足,但李玄都也比不得白繡裳,這一劍對于李玄都來說,一個應對不慎,就有性命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