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張海石,就不得不提到馬上也要趕到天平山的悟真,悟真雖然在太玄榜上排名不算靠前,但是德行極佳,在江湖上名聲極好,再加上他年齡又大,輩分也高,所以江湖中人無論身份高低,都要尊稱一聲“悟真大師”。而張海石就是悟真的反例了,境界修為極高,可脾氣乖戾,性情孤僻,正中帶有七分邪,邪中又有三分正,實是不好相處,故而在江湖上的名聲也是毀譽參半。許多人明面上尊稱“海石先生”,背地里就稱呼“東海怪人”,原本屬于清微宗的“東海怪人”之名,現在幾乎成了張海石的一人專屬。從這一點上來說,李玄都和李道虛都不符合清微宗的傳統氣質,張海石才是真正最像歷代清微宗祖師的清微宗弟子。
如果清微宗想要進取天下,與正一宗、無道宗一爭雌雄,那么張海石不是一個合適的宗主人選,可如果清微宗只是想要偏安一隅,守住自家祖宗基業,張海石卻是再合適不過了。
張海石看了眼頭頂一幕,收回視線,頗為感慨道:“都說人怕出名豬怕壯,又言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現在想來,我是極為幸運的。師父威名太盛,我們這些做弟子的就不會太過惹眼。在我之前,有一位大師兄,在我之后,又有一位四師弟,兩人俱是當世人杰。讓中間的我愈發不顯眼,才能在這些年來跌跌撞撞地踉蹌而行,如今更是偷偷摸摸地踏足造化境。”
白繡裳笑道:“海石先生過謙了。”
張海石繼續說道:“論資質,我比不得白宗主和秦宗主,比之師兄師弟也差了許多,不敢奢求長生久視的地仙之姿,只求能為后人鋪路搭橋。”
白繡裳何等心思玲瓏之人,立時就聽出張海石的話外之音,他之所以親自前來,就是為了給李玄都保駕護航,也道:“如此說來,我與海石先生是道同可謀。”
張海石笑了笑:“白宗主說的是。這次太平宗之事,有勞白宗主費心,這次我就不向白宗主道謝了,畢竟早晚都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語。”
白繡裳可不是秦素這種小丫頭,經歷了不知多少大風大浪,早已是心如止水,淡笑道:“海石先生此語,言之尚早。不過紫府和素素的婚事,倒是該未雨綢繆,早作準備了。”
張海石點頭道:“白宗主所言極是,兩人年紀已經不小,是該早早成家。前些年的時候,我擔心紫府困于心中樊籠,看不破此事,不肯娶妻,又忙于幫他恢復境界一事,四處奔走,一直沒有騰出手來,待到此番事了,我便開始著手準備此事。”
白繡裳輕輕嘆道:“江湖代代有新人,一代新人換舊人。轉眼之間,當年的毛頭小子已然成了一宗之主、一家之主,小丫頭們也紛紛嫁人成親,被冠以‘夫人’之稱。我們這些老人,是該考慮身后事了。”
張海石望向遠處高空:“誰說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