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都的思緒飄飄蕩蕩,想起了早年時師父曾對他說過的一句話:“你能做成一件事,不是因為你的能耐多大,僅僅是因為你在這個位置上而已。至于那些在這個位置上還做不成事的,即是庸才。”
李玄都不由搖頭嘆息道:“我之所以能成為太平宗的代宗主,不是因為我能耐多大,品德多高,還是因為時勢使然。”
張海石見李玄都似有拒絕的意思,擺手道:“罷罷罷,為兄不是逼你去做這個大賢良師,更不是讓你去一統道門做道門的大掌教,只是大勢所趨,你不來做這個位置,自有別人去做,若是讓那些居心不良之人占據高位,不知又要惹出多少禍事,倒不如讓你來做。”
李玄都終于是無話可說了。他之所以心生拒絕之意,倒不是因為他不慕榮利權勢,他沒這么高尚,哪個男子不曾渴望過建功立業?只是身居高位之人,所承擔的責任也更大。大天師張靜修,身為正道盟主,除了偌大的正一宗,還要兼顧‘四六之爭’和正邪之爭,何等勞心勞力,就算如此,仍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一步錯則步步皆錯,最終滿盤皆輸。
就在這時,外面有太平宗弟子輕聲稟報道:“啟稟李先生,三位真人聯袂而至。”
“真人”二字可是極為珍貴,江湖中的天人境大宗師不少,少說也有數十人之多,可能得真人頭銜的天人境大宗師只有三人,分別是神霄宗的三玄真人、東華宗的太微真人、妙真宗的萬壽真人,至于顏飛卿這位飛元真人,還是歸真境,而張靜修這位元陽妙一真人,則是長生境界,不在天人境之列。
此時三位真人聯袂而至,自然就是全真道的三位真人了。
李玄都對外面的太平宗弟子道:“知道了。”
待到太平宗弟子退去,李玄都對張海石道:“沒想到這三位真人會到。”
張海石笑道:“此事是大天師張靜修一力推動,清微宗也是默許,再加上太平宗這個名義上的副盟主,其余正道宗門誰敢不給面子?自然都要前來觀禮。正好,我與你同去,迎接這三位真人。”
說罷,師兄弟二人離了天水閣,往太平宗飛渡而去。
待到來到太平宮門前圓坪時,陸夫人和沈元重已經等在這里,圓坪廣場上也列滿了太平宗的弟子。不多時后,就見在沈元齋的親自引領下,從山路上行來三位道人。
居中一名老道,白發白須竟是已經有發黃返黑的跡象,此乃長壽之相,不必多說,正是如今江湖中年歲最長的萬壽真人,甚至比張靜修等人還要高出半輩去,只有藏老人勉強可與其媲美。當日張靜修向沈長生介紹這位萬壽真人,直接說蜀州有個老祖,倒是名副其實了。
萬壽真人左側是個看上去不惑之年的中年道人,蓄有三縷長髯,仙風道骨,雙眼中隱隱有絲絲縷縷的紫氣透出,應是修煉了東華宗的“東華紫薇劍訣”,其身份也不言而喻,正是東華宗的太微真人。
萬壽真人右側之人不必多說,正是神霄宗的三玄真人。
認真說起來,李玄都與這三位真人都曾有過些許交集,那日李玄都與李太一在望仙臺斗劍,太微真人與好友張承軒就在臺下觀戰,而張承軒正是賣給秦素“百華靈面”之人。三玄真人就更不用多說了,風雷派的風波,李玄都可是親自參與,那日三玄真人也曾現身,只是當時李玄都境界未復,見不得其真容。至于萬壽真人,李玄都的確沒有見過,不過他服下的那顆“五毒真丹”確是萬壽真人親自煉制。
三位真人中有兩位都曾見過李玄都,只有萬壽真人未曾見過,可他卻與張海石熟識,陸夫人是女子,沈元重年紀太大,唯有李玄都這一個年輕人,自然一眼認出,這位年近百歲的老道當先開口道:“李先生,馬上就是你的好日子,貧道先行道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