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素略有羞赧,不過還是吃了一驚:“什么……秦宗主?”
白繡裳道:“素素,秦盟主已經給大天師來信,決定讓出忘情宗的宗主之位,由你接任,大天師見你這幾日擔憂紫府,所以還未將此事告知于你。”
秦素更驚:“我?忘情宗的宗主?”
秦不一笑道:“大小姐,老朽一輩子都在秦家,從老太爺、太爺、老爺到你這代,總共是經歷了四代人,眼看著大小姐也要成家立業,不知這輩子還能不能見到第五代人?”
秦素頓時大羞。
在場之人除了李玄都和秦素,哪個不是白發蒼蒼,早已經歷了這些事情,從歲數上來說,這對年輕男女差不多可以算是孫輩,見此情狀都是會心一笑。
李玄都的臉皮卻厚,道:“其實……第六代也不是不行。”
話音未落,秦素已經是一指狠狠戳在李玄都的腰眼上,半點沒留情面。不過李玄都歷經脫胎換骨之后,體魄已是大不相同,完全不為所動,道:“我的意思是說秦盟主還有眾多弟子,這弟子便如秦生兒子一般,弟子再收弟子,可不就是第六代了。”
秦素這才輕哼一聲,收回手指,不與他一般計較。
張海石望向李玄都,微笑道:“紫府修為大進,如此年紀,這般境界,看來真如大天師所言,長生有望。”
張靜修淡淡一笑:“這正道盟主的重擔,說不得還要紫府來扛。”
李玄都連道不敢。
閑話之后,張靜修伸手招過“替天行道”大旗,一揮大旗:“走罷。”
各宗主事之人紛紛領命,降下身形,約束各宗弟子,數千人浩浩蕩蕩往北而去。
從龍門府府城往北八百里,便是北芒縣,此地距離三十二峰的北邙山已經不算太遠,故而此處山勢起伏,已然不是平原景象,再加上地處偏僻的緣故,平日里少有外人前來,去年的時候,因為“太陰尸”出世之事,許多江湖中人曾經云集于此,那次的主事之人是小天師顏飛卿,而這次的主事之人卻變成了大天師張靜修,聲勢也更為浩大。
正道群豪人多勢眾,自是沒人敢來攔路,一路暢通無阻,又都是修為在身之人,用出輕身功夫之后,日行八百里并非什么難事,終于在日落黃昏的時候趕到了北芒縣的城外。
正道中人也不進城,就地扎營休整,只待明日天亮,便前往北邙山。
此番萬象學宮也不僅僅是嘴上支持,同時也派出了諸多學子,萬象學宮從來不乏熟諳兵事之人,名將祁英、秦襄等人都是出身于萬象學宮。所以這些學子也深諳兵法之道,幫助正道中人結營扎寨,布置得井井有條。
大營正中設有一座大帳,便是正道各宗首腦的議事所在。
普通弟子可以休整,這些人卻是不行,此時齊聚一堂,共議明日攻山細節。
張靜修端坐主位,道:“這北邙山乃是七十二福地之一,排名尚在云錦山之上,本是一處集天地靈秀的寶地,可惜前有歷代帝王和達官顯貴在此修建陵墓墳冢,后有皂閣宗拘役無數生靈死魂,自成小六道輪回,試圖建立地上鬼國,使得此地變成了人世鬼域。”
萬壽真人年歲最長,歷事極多,道:“貧道年輕時曾經去過皂閣宗的山門,的確是盜取天機,攝取地氣,再輔以鬼神,在山外營造出一方洞天,外觀并無異樣,但若踏入一步,立即不見天日,陰陽逆轉,明晦不分,自成一方小天地。”
張海石道:“藏老人萬沒有這般能耐,這應該是皂閣宗在前朝末年修建的洞天,此洞天雖然厲害,但當年已經被正邪二十一宗聯手打破,便是皂閣宗這些年來修修補補,也不復全盛時的半數威能,僅此一個不完全的殘破小洞天,怕是擋不住我等。”
張靜修道:“攔是肯定攔不住的,只是擔心皂閣宗和陰陽宗借此地形暗施埋伏。”
便在此時,秦素道:“當年攻打二十一宗聯手攻打皂閣宗,補天宗曾經趁機繪制輿圖,這些年來可能會有所變化,但總體情形應該不會相差太遠。”
說罷,秦素從須彌寶物中取出一軸半人高的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