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修只是一揮手中云掃,便將這些游魂掃蕩一空,然后收回“天師印”,大步走入其中。
其余正道中人自然緊隨其后。過了帝宮城門之后,是一個類似甕城的所在,四面皆是黑色的城墻,腳下是以白玉鋪地,黑白交錯,仿佛陰陽交匯,倒是顯現出陰陽宗的特點了。
再過甕城,便是重重殿宇,一條南北走向的直線貫穿整體,左右對稱,真是與帝京皇城的布局一般無二。
出乎正道中人的意料之外,此時這里卻是空空蕩蕩,沒有半個人影,休說陰陽宗弟子和皂閣宗弟子,便是鬼魅活尸等物事,也不見半個,竟似是一座空城。
眾人只好往三大殿行去。按照帝京皇城的說法,三大殿分別是:太圣殿、上圣殿、中圣殿,其中太圣殿最大,中圣殿最小。皇帝在太圣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征,此外每年萬壽、千秋、新年、冬至等節日,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并向王公大臣賜宴。除此之外,還在太圣殿舉行新科進士的殿試。關于皇帝上朝的地點,其實不在太圣殿,而是選在太圣門,又稱御門聽政。
此處帝宮也仿造了三大殿,眾人首先來到的便是最大的太圣殿,也就是百姓們常說的“金鑾殿”。
剛入殿門,便聽得一聲大笑:“諸位,老夫恭候多時了。”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在龍椅上坐了一人,身材高大,穿了一身斬衰喪服,左半邊臉十分蒼白,右半邊的臉已經沒有了血肉,露出粼粼的白骨和牙齒,不斷有詭異的黑色氣息從他的嘴中逸散開來。他神態冷漠威嚴,就像是冥府之中的帝王,正駕臨他麾下的疆域,在他手腕上掛了一串流珠,竟是由一顆顆指頭大小的骷髏串成,共十二顆,每顆骷髏的雙眼位置跳躍著幽幽藍火,讓人一見怵目。
此人正是皂閣宗的宗主藏老人,先前與白繡裳激斗,也只是驅使“萬尸大力尊”,而本人并未露面,此時終于現出真身。
見藏老人孤身迎客,正道中人都沒有輕舉妄動。
張靜修緩緩道:“藏老人身下的龍椅是整個洞天的核心所在,他若能將自身與整個洞天連為一體,便是貧道,一時半刻之間也奈何不得他。”
這也在情理之中,地師攻打正一宗時,張靜沉便借助鎮魔臺之力,在短時間內抗衡地師而不落下風。當年皂閣宗獨霸天下,以人力造就這方洞天,要集合二十一個宗門之力才能攻破,可見此處洞天的厲害,遠勝正一宗的鎮魔臺,就算此時的洞天已經殘破,也不是張靜修一人就能抗衡的。正因為如此,江湖上從未有過以一己之力一統江湖之人,一個人再厲害,也無法以人力逆天時行事,更不可能與千千萬萬人為敵。
張靜修話音剛落,就聽藏老人說道:“大天師眼力還是有的,正如大天師所言,老夫坐在這椅上,便是長生地仙也奈何不得老夫,除非將整個洞天徹底毀去。”
張靜修道:“若論年齡歲數,藏宗主還要年長于貧道,不知藏宗主今日一人赴會,有何見教?”
藏老人發了一聲笑:“見教?你們氣勢洶洶打上門來,拆了老夫的家門,然后問老夫有什么見教?這便是正道中人的嘴臉?”
“若無地師挑釁,貧道也不會出現在此地,不過是以直報怨罷了。”張靜修心平氣和道:“貧道本以為藏宗主會逃走,沒想到藏宗主留了下來,莫不是藏宗主要以身殉宗?”
藏老人冷冷笑道:“誰生誰死,猶未可知,大天師此語,怕是言之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