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伊里汗的這一拳,不見李玄都如何動作,“人間世”自行折返而回,速度之快,更甚于伊里汗,后發而先至,如一條裹挾風雷的白虹掠至李玄都的面前,橫劍擋下了伊里汗的這一拳。
伊里汗的一拳將“人間世”壓迫出一個極為駭人的弧度。
李玄都雙手不曾握住“人間世”,單掌向前平平推出,使得彎曲的“人間世”不至于被二次折斷。與此同時,李玄都身后生出百余條虛幻的手臂,各自結成佛家手印,皆是學自靜禪寺外的佛像,又得了三位佛家高僧的指點,雖然李玄都不是佛門弟子,但也有幾分佛家真意。這些手印最終合成一個巨大的無畏印,脫離李玄都的身體,凌空拍出。
李玄都一身武學修為,集合了三教百家之長,就勝在一個出其不意。
伊里汗生出警覺,沒有依仗體魄強行硬接,收拳之后身形一轉,哪怕只有一條腿,仍舊速度驚人,堪堪躲過了李玄都的無畏印。
李玄都的一掌落地,大地轟然震顫。
然后就見地面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龜裂掌印,入地三尺有余,伊里汗與掌印相比,就真如佛祖五指山中的妖猴一般。在這一掌范圍內的帳篷人畜,悉數消失不見,好似從來沒有存在過一般。
這便是天人境大宗師不再收束自身修為之后所展現出的恐怖威力。伊里汗大喝一聲,橫臂掃出,人未至,勁力先發,伴隨而來的還有滾滾血氣。
不得不說,對上這種人仙之道的純粹武夫,李玄都還是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比如“太陰十三劍”中許多陰詭招數就很難派上用場,會被先天克制,“慈航普度劍典”他只學了部分,真正能指望的是“北斗三十六劍訣”,可僅憑“北斗三十六劍訣”,李玄都很難抵擋伊里汗的攻勢,于是他便想到了修習多日的“太平青領經”。
李玄都仍舊讓“人間世”自行懸空,手中出現了一面令旗,正面上書四字:“太平無憂。”
當年正道十二宗結盟,有兩大令旗,分別由正一宗和太平宗執掌。正一宗的令旗是“替天行道”,太平宗的令旗是“太平無憂”,這兩桿令旗傳承多年,也就成了兩大宗門的宗主信物,“替天行道”令旗自然是在大天師張靜修的手中,“太平無憂”的令旗則被沈無憂傳給了李玄都。
這兩大令旗不僅僅是象征盟主身份,同時也是兩件極為玄妙的頂尖寶物,可大可小,大可十丈之長,立于大營,小可一尺之長,被持于手中。“替天行道”令旗主攻,可召黃巾力士法相助陣,又可配合正一宗的“五雷天心正法”引下天雷。“太平無憂”令旗主守,可化出一座“南斗二十八星陣”,護住周身上下四方八極,又可將人暫時收入令旗中的小千世界,有困人之用。
只見李玄都一晃手中“太平無憂”令旗,頓時星輝漫卷。
對于伊里汗這等距離人仙只差一步之遙的頂尖高手,李玄都自然不敢奢望將其收入小千世界之中困住,只能運用“南斗二十八星陣”護住自身。
所謂二十八星宿,是東、南、西、北各七宿化為九野九天。中央鈞天: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東北變天:箕宿、斗宿、牛宿。北方玄天:女宿、虛宿、危宿、室宿;西北幽天:壁宿、奎宿、婁宿;西方顥天:胃宿、昴宿、畢宿;西南朱天:觜宿、參宿、井宿;南方炎天:鬼宿、柳宿、星宿。東南陽天:張宿、翼宿、軫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