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素認得這一招,是“太陰十三劍”中的“碧海潮月明”,“太陰十三劍”之所以名中有“太陰”二字,就是因為這套劍訣在根本上還是偏向極陰一脈,何謂“太陰”?就是月亮,日為太陽,月為太陰,故而在“太陰十三劍”中,“劍心太玄意”對應一個“劍”字,“碧海潮月明”對應“太陰”二字。
當初唐秦以香火愿力化作金甲法身,顯化光明,至陽至剛。遇到了這至陰至柔一劍,便如同遇到了克星,失去種種玄妙作用,就連“逆天劫”都難以摧破的金甲,在這有形無質的“太陰劍氣”之下,也受損嚴重。
秦素不敢從正面硬接幾乎是無物不蝕的“太陰劍氣”,以“南斗二十八劍訣”中的“星轉斗移”瞬間挪移到上官莞的背后,手中“欺方罔道”刺向她的后心。
上官莞卻是一個后仰,整個身體成拱橋狀,不過與尋常女子不同,她并不以雙手撐地,反而是將手中的月光化作一柄長劍,刺向秦素。
秦素不得已只能用手中“欺方罔道”與上官莞硬拼一記,雙腳離開地面,身形向后倒掠而去,勢如流星,連續撞斷三棵大樹之后才去勢稍緩,撞到第四棵大樹時,秦素忽地伸出未曾握刀的左手,以“吞月**”吸附住樹干,身如紙鳶,飄飄然旋了一周,秦素的手掌所過之處,樹干如遭鋼鋸,木屑紛飛,最終“咔嚓”一聲,大樹居中折斷,樹葉紛落。
如此一來,秦素徹底化解了上官莞這一劍上的勁力,大袖鼓蕩,仿佛雙翼,以更快的速度掠向上官莞,與此同時,狂風陡起,千百樹葉被風一鼓,竟如千百飛劍,隨著秦素悉數激射向上官莞,鋒利如刀,刀氣縱橫。
上官莞已經轉過身形,手掌上籠罩著淡淡月芒,雙臂連舞,將這些蘊含刀氣的樹葉全部揮散,同時一掌朝秦素手中長刃抓去,鋒銳難當的“欺方罔道”破開上官莞手掌上籠罩的月芒,使得掌心綻放血花,可還未等將手掌徹底切斷,血肉、骨骼、筋絡、經脈、皮膚已經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愈合如初,如此循環往復數次,秦素仍舊沒能傷到上官莞的手掌。
上官莞輕笑一聲,另外一只手掌姍姍來遲,推向秦素的小腹,秦素的左手也翻掌一擋,二人掌力相交,上官莞境界修為遠勝秦素,立時占據上風,秦素悶哼一聲,雙腳深深陷入泥土。上官莞的雙眼中又有血光掠過,兩只血眸死死盯住秦素的眼睛,攝魂奪魄的目光讓秦素整個人徹底僵住。
此乃“眾生入我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