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清和宋政之間的爭斗十分玄妙,秦清早在第一刀之后,就已經來到了宋政面前,可兩人之間的空間卻仿佛被壓縮了無數,近在眼前又遠在天邊,在秦清破開宋政的幕布之后,兩人之間的距離又重新拉開。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四時陣”的緣故。此陣名字簡單,可其中玄妙卻半點也不簡單,畢竟是出自心學圣人之手,又是由一位長生地仙和三位天人造化境高手聯手布下,四人之間的位置實則隨著四季輪轉正在不斷變化,宋政與秦清之間的距離也隨之不斷變化。
若僅是如此也就罷了,關鍵是陣內還有一個李道虛,在這種情況下,就變成了兩位長生地仙內外夾擊“四時陣”,原本占據上風的四人陡然間壓力劇增。
在這種情況下,宋政和三位儒門隱士瞬間有了計較,宋政脫離“四時陣”,而大祭酒司空道玄和大祭酒寧奇則是與三位儒門隱士合作一處,五人瞬間變化成“五行陣”。
儒門的至高功法是亞圣的“浩然氣”,只有三字而已,心學圣人留下的諸多功法也都是名字簡短,根本功法“心力”只有兩字,其他陣法也都是三字,在這一點上卻是與道門不同,道門中越是厲害的功法,名字就越長,少則五字,多則七八字不等。“五行陣”乍一聽,似乎是道門中不入流的基本陣法,可實則是窮極五行變化的陣法。
五位儒門高手圍住了李道虛,宋政得以專心應對秦清。
五行變化,青鶴居士站了東方木位,紫燕山人站了南方火位,白鹿先生站了北方水位,寧奇站了西方金位,司空道玄站了中央土位。
不過這樣一來,也有不足之處,儒門功法固然不似道門那般千變萬化,只要是儒門弟子都能相互配合,可“三才陣”、“三光陣”、“四時陣”、“五行陣”都是心學圣人留給儒門七隱士的手段,七隱士修煉多年,也多有默契,司空道玄和寧奇固然修為不遜,卻是不諳陣法,哪怕是臨時學了,也萬萬比不得七位隱士浸淫多年,配合之間更算不得天衣無縫。而宋政之所以能與三位隱士配合無間,則是因為他境界高出另外三人的緣故,認真算起來,宋政完全可以當作三位天人造化境的高手來算,卻是不好一概而論。
如果是五位隱士在此,李道虛必然要陷入極為艱難的苦戰之中,可三位隱士加上兩位大祭酒,卻讓李道虛有了可乘之機。
李道虛手持“叩天門”,不敢說人世間第一人,當今天下殺力第一之人的名頭卻是當之無愧,無論是大天師張靜修,還是地師徐無鬼,亦或是圣君澹臺云,在殺力上都有所不如。卻見李道虛一劍向虛空劈下,用出了自己的成名絕技之一“六滅一念劍”。
此劍是無形之劍,關鍵在一個信以為真,對于死物,沒有一絲一毫的作用,可是對于活人,卻是大有妙用,只要中劍之人相信自己的手臂已斷,那他的手臂就會真的掉落下來,若中劍之人相信自己的被此劍斬殺,那么他便會立時死去,渾身上下卻不留半點傷痕,端的是玄妙無比,與頂尖術法的弄假為真有異曲同工之秒。”
如果李道虛一開始便用此劍,幾位儒門高手定然是不信的,可經過方才一番交手之后,無論是三位儒門隱士,還是兩位萬象學宮大祭酒,哪個不對李道虛心生懼意?一旦心懷怯意懼意,“六滅一念劍”的威力便會水漲船高,越是對“六滅一念劍”深信不疑,“六滅一念劍”的威力也就越大,直到將人徹底斬殺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