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在李玄都停手的一瞬間,六個鏡像再次發生變化。
儒生李玄都立于高崖之上,面帶悲憤之色,在重重包圍之下,抱著一個孩子和玉璽,縱身躍入茫茫碧波之中。
道人李玄都面對滾滾雷劫,悍然硬抗,最終人力不敵天數,在最后一道雷劫之下,化作飛灰。
頭陀李玄都似乎是修為大損,被幾個看不清面容的仇家圍追堵截,雙拳不敵四手,最終被人家圍攻致死,與極天王之死有異曲同工之妙。
四個帝王李玄都倒是沒有什么變化,還是維持了穿心斷首的樣子,看來剛才的變化是提前變化。
已經飛升的李玄都卻是變為混沌一片,不見祥云,不見天地,也不見李玄都。
最后一個身死的李玄都仍舊是結局最為凄慘,尸體被人帶走,被人以皂閣宗的秘法制成了類似于祁英那般的傀儡,生前不得好死,死后亦是不得安寧。
李玄都環顧四周上下,冷笑道:“好么,高低是個死,左右是個死,反正是個死。”
到了此時,李玄都已經逐漸明白,這是個專門針對心境的陷阱,若是自己有所遲疑動搖,這些鏡像就會不斷放大自己的這些情緒,最終導致他心境崩潰,留在此地永世沉淪。
當然,這種陷阱應該是因人而異,對癥下藥,李玄都這種心懷天下之人,就打擊其志向所求。若是遇到了至情至性之人,便設下情關,使其經歷生離死別。若是清凈無求之人,便設下種種誘惑,動搖其心志。
不得不說,此法甚是險惡,李玄都方才也的確差點被這些鏡像所惑,若是天數已定,無論如何努力,結局都不會改變,那么所做的一切豈不是成了徒勞?那種巨大的絕望的確讓李玄都有了瞬間的失神,不過李玄都很快就回過神來,并非是宋政的手段不高明,而是正應了宋政的一句話,有些人就是天賦異稟,旁人終其一生難以做到的事情,有人就是可以輕易做到。
若論資質之高,李玄都不如澹臺云和李太一,若論心志之堅,不愿盲從李道虛、張肅卿、司徒玄策的李玄都,要遠遠超出宋政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