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周揮手點燃了洞穴中的燭臺,照亮了空間。
然后跳躍的火光便勾勒出一尊雕像,大約有九丈之高,就這么立在洞穴的最深處。
這是一個戴著面具的男子雕像,垂手而立,衣衫的樣式明顯是中原人的樣式,卻與當下時興的衣著不甚相同,更為古樸。
在雕像的胸口上,雕刻著一輪耀日,呈現出黯淡的青色,在昏暗的火光中散發出點點熒光。
見到這一幕,唐周整個人都呆滯了一下,喃喃道,“青陽?”
這意味著什么?
唐周忍不住深思,青陽教的前身是脫胎于古時的巫教嗎?
可為何雕像穿著中原人樣式的衣服?而且雕像上的面具也似曾相識,唐周仔細回憶后想起,這個面具不正是地師隨身攜帶的那個青銅面具嗎?
唐周感覺自己隱隱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只是不能十分肯定。
他深吸一了口氣,越過這座象征“青陽”的神像,果然又在其后發現一條新的甬道,穿過這條甬道,走出很遠之后,唐周進入了第二個洞穴。
這個洞穴與上一個洞穴大同小異,同樣立著一尊雕像,這次變成了一尊坐像,身上的衣著服飾也略有改變,似乎更為華貴,象征著人世間的王侯。在胸口位置同樣雕刻著一輪耀日,散發著白色的熒光,毫無疑問,這是象征著白陽。
唐周見到這座雕像,已經沒了開始的震驚,似笑非笑,似哭非哭,十分怪異,看了雕像一眼之后,他繼續向前走去。
半個時辰之后,他來到了第三個洞穴。此時距離他進入此地已經過去了大半天的時間,唐周估算自己的腳力,已經走出數百里之遠,恐怕已經離開南疆的范圍。在第三個洞穴中,不出所料,仍舊有一座雕像,不過已經坍塌崩碎,又大大出乎唐周的意料之外。
唐周十分疑惑,難道之前已經有人來過?為什么雕像會坍塌崩碎?
唐周在廢墟中翻找了許多時候,終于找到了一塊刻著紅陽的碎石,這塊碎石已經變得晶瑩剔透,隱約可見其中蘊藏著一團濃郁到近乎實質的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