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李玄都修煉“太陰十三劍”,也差點被心魔所乘,化作劍奴,可見劍奴不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做的,這十三尊劍奴生前無一不是江湖上的高手,只因修煉了“太陰十三劍”,最終走火入魔,這才化為劍奴。尤其是為首的這名劍奴,生前是一位天人逍遙境的陰陽宗高手,強行修煉“太陰十三劍”,在成功躋身天人無量境的那一刻被心魔所乘,化作劍奴,實力遠超其他劍奴,就算不能發揮生前的十成威力,也不容小覷,這才能成為十三名劍奴的核心“劍尖”,從正面抵擋李玄都。
李玄都被擋下一掌之后,輕輕“咦”了一聲,贊嘆道:“我一直苦思‘太陰劍陣’而不得其解,偶有所得也不過似是而非,果然有些門道。”
話音落下,李玄都手臂一震,又生出一股浩大新力,竟是讓十三名劍奴又齊齊退后一步。
身在最后的李世興通過劍奴之間的縫隙望向那個以一己之力硬撼“太陰劍陣”的年輕人,眼神極為復雜,既有羨慕,也有嫉妒。這個年輕人讓他想起了自己年輕時仰望師兄李道虛的那種感覺,高山仰止,不見項背。
世上為何會有如此天賦絕倫之人?蒼天何其不公!
不過李世興也不覺得自己就是必輸無疑,李世興嘴上說年歲無用,實際上年歲是個很重要的原因。無論多高的天賦,都不能完全脫離歲月的積累,無論多么普通的資質,也能靠著歲月的慢慢積累奮力上前,不管怎么說,李玄都還未躋身長生境,他這位靠著水磨工夫走到今天的師叔,還算有一戰之力。
李世興輕喝一聲,劍陣陡然一變。
李玄都也是精通“太陰十三劍”之人,立時認出了變化的來歷,雖然是劍陣,與劍招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正是“青墨三千甲”一式。
在李玄都的視線之中,劍奴越來越多,劍也越來越多,不僅僅是前后堆疊,而且還上下堆疊,人與劍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座山,將李世興的身形徹底遮擋住。
到了李玄都如今這般境界之后,除了“逍遙六虛劫”這等神通之外,前面所學的雜學已經很少再用,可以算是某種程度的返璞歸真,正如李道虛,躋身長生境之后,一身所學只剩下“北斗三十六劍訣”,可僅以此套劍訣,李道虛便能獨步天下,旱逢敵手。
李玄都運起他練了二十年也是最熟悉的“萬華神劍掌”,招式不變,劍氣變化不定,有“劍字卷”的“青蓮劍氣”,有“北斗三十六劍訣”的“元一初始劍氣”,有“太陰十三劍”的“玄陰劍氣”,有“南斗二十八劍訣”的“七玄劍氣”,還有殺力第一的“你天劫”劍氣。每一掌所過之處,都注定有一名劍奴幻影被劍氣擊碎。轉眼之間,已經有百余劍奴幻影煙消云散,李玄都孤身殺入“人山”之中,十面皆敵,卻又摧枯拉朽。
從始至終,李玄都都未出劍。
不過“太陰劍陣”也不僅僅如此,不斷有新的劍奴幻影生出,只要作為根本的十三尊劍奴沒有死,氣機不絕,這些幻影便無窮無盡。
只是對于李玄都來說,無關痛癢罷了,只能消耗他的氣機,卻不能傷害到他,畢竟不是地師親自設下的“太陰劍陣”。
李世興當然也明白這一點,他以“青墨三千甲”困住李玄都的用意還是拖延時間,他本人則是來到了鐘梧的身邊。
不管怎么說,僅憑李世興一人,都無法勝過李玄都,還要靠鐘梧從旁協力。
月光灑落在變成冰雕的鐘梧身上,晶瑩剔透,鐘梧臉上表情還算鎮定平靜,一切都是栩栩如生。
李世興手上燃起陰火,手掌所過之處,寒冰盡皆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