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尊者觀詳片刻之后,說道:“此地已成人間鬼域。”
在左尊者身后,還有李玄都的許多熟人,除了貪狼王、七殺王、破軍王等諸王以外,還有許多堂主、長老之流,只是要稍遜于留在西京的樊燴和封暮年。宮官作為右尊者,沒有出現在此地,而是聽從李玄都的囑托,留在了樓蘭城內,若是局勢有變,她會第一時間離開樓蘭城,返回西京。
李玄都與左尊者并肩而立,說道:“如果不出意料之外,陰陽宗應該是盜取天機,在其中建造洞天,外觀雖無異樣,但若踏入一步,立即不見天日,自成一方天地。如此手段,實不愧地仙之能。”
說罷,李玄都看了另一側的上官莞,問道:“上官姑娘,我所說的可對?”
上官莞面無表情道:“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古皂閣宗的‘鬼國洞天’都抵擋不住,更何況是西域的一處小洞天。”
左尊者扶須道:“國師何等神通,一劫地仙尚且隕落,可見時勢有更易,非人力可以阻擋。陰陽宗逆大勢而為,注定不能阻擋我等。”
李玄都心中雖有疑慮,但也不好滅自家士氣,只得點頭道:“尊者所言極是。”
左尊者一振袍袖,“眾人聽令,結成陣勢,進入陵墓!”
無道宗眾高手紛紛領命,諸王各領一隊高手,分批進入陵墓的地宮入口。
李玄都忍不住看了左尊者一眼,直到現在,他也不知道左尊者所修何種功法,又有何種手段,不過從王天笑對左尊者的態度來看,定然是非同小可。
左尊者似乎明白李玄都的意思,主動開口道:“無論正道邪道,皆是傳承自道祖。道祖傳承有正一道、太平道、全真道、閣皂道等等,清平先生便是出身太平道,而老朽和無道宗則是出自玉皇道,近似于神道一脈,在五仙之中對應神仙一途。要積善功,聚香火,成就金身,得‘神將護身罡法’,而老夫修煉的根本功法是‘陰陽種丹之法’,與道種宗和陰陽宗都有很深的淵源,修成之后,得‘大小藏身’,”水火不侵,刀劍不傷,邪煞不擾,甚至可以躲避天劫。至于其他法門,還有‘先天一氣三清掌’、‘太上青龍劍樁’,皆是小道耳,不足道哉。”
李玄都竟是從未聽說過這些法門,就算知道了名字,也不知具體玄妙如何,不過左尊者此舉已經是表明了誠意,李玄都也不好繼續深問下去,說道:“李某所學,不是什么隱秘,當世三大劍訣,我都曾修習,并從中總結了一套‘南斗二十八劍訣’,再有就是太平道的‘太平青領經’,地師的‘逍遙六虛劫’,大天師的‘一氣化三清’之法,‘天刀’的‘天問九式’和國師的‘長生天根本法’。除此之外,宋政的‘天地任我行’、儒門的‘正氣歌訣’、玄女宗的‘玄陰真經’、靜禪宗的‘漏盡通’、金剛宗的‘大寶瓶印’、‘太上丹經’,我也有所涉獵。”
左尊者聞言忍不住贊道:“當世高人所學,清平先生竟都有涉獵,實在是難能可貴,也難怪九明官不是清平先生的對手。”
上官莞忍不住道:“這些我也會,說到底,還是依仗了我師的‘逍遙六虛劫’才能幾次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