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珠峰上多出了一個小墳包,夫妻合葬。
李玄都以指力將一塊石頭削平,以指為筆,在平整一面寫下“秦公唯肅夫妻之墓”幾字后,可是寫到“肅”字的時候,李玄都猶豫起來,遲遲無法下指。
只聽發音,李玄都并不知道“秦唯肅”的“肅”字到底是哪個字。
就在此時,徐無鬼開口道:“是‘秋高氣肅’的‘肅’。”
李玄都一怔,沒想到地師竟然知道,若是陰陽宗之人或是皇室中人也就罷了,關鍵秦唯肅是遼東秦家之人,這就有些不合情理了。
李玄都一邊下指不停,一邊問道:“地師竟知道玄化年間之人?”
徐無鬼道:“我喜歡讀史,無論是正史野史,無論是廟堂江湖。在關于江湖的許多野史中都提過秦唯肅其人。因為秦唯肅是江湖上的一個異類,典型的愛美人不愛江山,當時的江湖上除了正邪兩道之外,還有魔道宗門,究其原因,是因為鼎盛一時的皂閣宗敗落之后,無道宗尚未興起,正道各宗也實力大損,暫時無人能接替皂閣宗的位置,使得幾個魔道教派趁機壯大,興盛一時。秦唯肅身為遼東五宗之人,在機緣巧合之下喜歡上了一個魔道出身的女子,不顧家族反對,執意要娶那名女子。”
李玄都問道:“就是我們方才所見的那位夫人?”
“應該是她。”徐無鬼下意識地伸出手指按住額頭,這是他回憶思考時的慣用動作,“邪道是旁門左道,魔道是邪魔外道,嚴格來說,青陽教也可以算是魔道,什么是魔道?極端且不容于三教九流百家便是魔道。且不說正確與否,魔道中人多是出身貧寒,這也在情理之中,魔道中人其實是后來的挑戰者,挑戰既得利之人,也就是三教中人和朝廷,只能從下層著手,上層之人維護自己的地位和利益,自然與其水火不容,更甚于現在的儒道之爭。在這種情況下,秦唯肅的舉動就顯得十分大逆不道了。”
李玄都沒有經歷過魔道教派橫行的時代,對于魔道中人的認識不深,不過還是點頭表示理解。
徐無鬼繼續說道:“我不知道那名女子叫什么,只知道她出身尋常,因為父母都是魔道中人,她自小也是魔道中人。在結識了秦唯肅之后,魔道中人圍繞她定下了許多計策,想要以此滲透秦家,秦家傳承多年,自然是識破了這一點,爭執由此而生,秦唯肅甚至與自己的兄長大戰一場,也就是秦清一脈的祖先,而秦唯肅這一脈自秦唯肅之后已經絕嗣。最終女子倒戈一擊,讓魔道中人的計謀功虧一簣,秦家承認了她的身份,不過女子也受了重傷,這才有了夫妻兩人前往昆侖之事。”
“至于魔道,隨著天下太平,人心思定,逐漸沒落,最終在孝宗年間消失無蹤,在隨后的多年中又時隱時現,不過都不成氣候。道理很簡單,無論是正道邪道,魔道佛道,亦或是儒道墨法,任憑經典如山,文字似海,法螺吹得天花亂墜,若是不能平定天下,使得百姓安定富足,便注定不能長久。所謂魔道,生于困苦,死于太平,興盛一時,轉眼間又盛極而衰,魔道之死,根本原因并非是三教之打壓,而是因為世道之變化,可謂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這迅速崛起和迅速衰落的背后,便是人心所向。”
“原來如此。”李玄都誠心道,“受教。”
“‘謝’字就不必了。”徐無鬼道,“能與人言無二三,我創立青陽教,何嘗不是代替了本應出世的魔道一途?只是隨著青陽教敗落,若還不能使天下太平,無生、真空等魔道終究要卷土重來。”
李玄都可謂是真正吃了一驚,他一直懷疑地師有立教稱祖的想法,青陽教就是明證,可如今看來,似乎事情還沒有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