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繡裳忽地身形后掠,右手負劍,左掌豎立身前,立時有梵音禪唱,天女散花,繼而白光當空灑落,白繡裳直接顯化法身,拔除眾生之苦,面帶慈悲。然后生出四手、八手、十六手,轉眼之間,這尊觀音法相已是有百手之多,這尊百手觀音的手上沒有任何佛家法器,也不見柳枝凈瓶,只有一柄柄形態各異的長劍,或古拙厚重,或輕靈單薄,或扭曲如蛇,都無一例外散發著凜冽劍氣。
只見得法身百手輪轉,百劍隨之而動,任由王天笑的劍氣涌來,一劍對一劍,將其一一化解,剩余六十四劍齊齊而動,劍影絢爛,縱橫交織出一張細密劍網,帶著凌厲劍氣,朝著王天笑當頭罩下。
王天笑身陷劍網之中,身形急轉,雙劍齊旋,金風四溢,劍氣激射,與劍網相撞,不計其數的金鐵交鳴之聲響成連綿一片。王天笑只覺得自己陷入萬千人廝殺的沙場之中,四面八方皆是敵手。
白繡裳劍法劍勢之繁復多變,實到了一種難以想象的地步,六十四劍便是六十四種劍法,或大開大闔,或以慢打快,或如梨花綻放,或如疾風勁草,或古拙凝滯,或迅如雷霆,似清風明月,又似金戈鐵馬,時而劍勢如大江大潮激蕩三千里;時而劍勢如小橋流水綿綿不絕。一眾風格迥異的劍法由觀音法相同時施展,糅合一處,不見半點沖突,極變化莫測之能事。
劍身震顫,劍鳴陣陣。
王天笑只得謹守自身門戶,只有防守之力,沒有還擊之力。
便在這時,王天笑的耳畔仿佛有一道驚雷炸起,讓他心神凝滯。
此乃慈航宗的“大慈雷音劍”,能震懾對手心神,據說修煉高深之后,還能彈劍而歌,配合歌聲,又惑人心神,使其殺意頓消,戰意全無,只剩下佛家的慈悲之心。這門神通實則與“慈航普渡劍典”中“我字卷”的佛光神通一脈相承。
王天笑雖然身上有理學圣人的玉佩,但“大慈雷音劍”并非蠱惑心神,而是通過外力震懾心神,類似于當頭一棒把人打暈,不能一概而論,而且心魔的惑亂心神是由內而外,“大慈雷音劍”等佛門神通皆是由外及內,有所不同,所以理學圣人的玉佩可以抵御心魔,卻不能抵御“大慈雷音劍”等佛門神通。
白繡裳出劍不止,雷音陣陣,讓王天笑難以集中精神,很快陷入頹勢,一個不慎,被劍風掃過胸口,竟是氣機流轉不暢,隱隱發悶。
王天笑心知肚明,同境之中,于劍道一途,他是不如白繡裳和張海石的,若是繼續以長劍相斗,只怕難以取勝。
王天笑一揮手,掌中的“妙法蓮華”如長虹飛掠而出,直奔白繡裳的面門,而他本人則是搖身一晃,化作一道黑虹沖天而起,飛入已經顯化出尸體的心魔之中,身外化身與本尊相合,便也是法身。
一瞬間,刺入心魔體內的“六字光明咒劍”被他全部逼出體外,脫出困境。
王天笑與心魔合為一體之后,不僅修為大進,而且以心魔本身的詭秘也抵消了白繡裳的“大慈雷音劍”。
白繡裳的反應也是極快,以手中紙劍打開“妙法蓮華”之后,收起法身,只剩下一人一劍,正所謂“執火不焦指,其功在神速。尖釘入金石,聚力在一點。”她凝聚起全身氣機,匯聚于手中一劍之上,便要在這一劍之間,決出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