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下,兩人幾乎同時踏出一步,身形迅速拉近,然后雙腳相抵,司徒玄略的左手食中二指并作劍指,朝著金蟾叟面龐刺去,金蟾叟則是伸手握住司徒玄略的手腕。
幾乎就在同時,司徒玄略腰間長劍出鞘,不過剛剛出鞘一半,便被金蟾叟按住劍首,又生生退回劍鞘之中。
緊接著金蟾叟化掌為拳,于方寸之間,攻向司徒玄略的小腹,雖然司徒玄略也以手掌墊了一下,但還是身形一震。金蟾叟隨之再化拳為掌,一掌平平前推,司徒玄略的身形便如斷線風箏一般向后倒飛出去,在半空中止住退勢,飄然落地。
司徒玄略其實并沒有如何重傷,只是吃了一點小虧,體內氣機略有紊亂,似乎潮汛時節的江河之水,偶爾還滿溢出堤岸,但還不至于堤塌成災。
就在司徒玄略平復自身氣機的時候,忽然發覺眼前的金蟾叟不見了蹤影,他立時小心戒備,并將神念散布四周,留意一切異常氣息。天人境大宗師的神念雖然要遜色于同等境界的鬼仙方士,但卻別有一番天人合一的玄妙。此時運轉開來,方圓百丈之內,落雪微風都不能瞞過他的感知。
此時的玉虛峰上極為安靜,只聽得呼嘯風聲,偶有雜聲,是有些地方的山石在經歷了數場大戰之后終于支撐不住,開始悄然碎裂。
周圍的一切了無異常,但司徒玄略卻越來越感受到一種莫名的心悸與不安。雖然看不到具體的異常事物,但司徒玄略卻感覺身邊的環境正在發生某種細微變化。
這種細微的變化,就好似是有伏兵藏于密林之中,所以密林的上方會有鳥群盤旋不落,或是有人藏于夜色之中,故而蟲聲不鳴。只是司徒玄略還無法發現金蟾叟的所在,這說明對方天人合一的境界遠在自己之上,已經將自己完美融入四周環境之中,這便是天人造化境和天人無量境的差距所在。
忽然之間,司徒玄略察覺到一絲若有若無的殺氣,不由一驚。
一驚之下,司徒玄略全身驟然一變,裸露在外的肌膚頓時變為玉白之色,顯現出冰冷堅硬的質感,渾然不似血肉之軀,好似玉石一般,而他的衣襟毛發上也有劍氣流轉,使得他整個人好似一柄出鞘之劍。
此乃清微宗的一門秘術,名為“劍骨”,按照清微宗首屈一指的鑄劍之道,以自己的體魄為劍胚,鑄造成劍,骨為劍骨,軀為劍軀,全身上下甚至毛、指甲都堪比劍器,“萬華神劍掌”只能掌中藏劍氣,可劍體卻是處處蘊藏劍氣。修成之后,攻守兼備,幾乎沒有空門弱點,只能以力降服。
不過這門功法也有極大的缺陷和不足,便是修煉艱難,首先第一點,將人體鑄造為劍,其中苦楚可想而知,堪比凌遲刑罰,非意志堅定之人不能修煉,若是承受不住“鑄劍”帶來的巨大痛苦,便要功虧一簣,不僅劍體難成,而且重則性命不保,輕則成為一個廢人,生不如死。二是此法兇險,需要多人輔助修煉,也就是鑄劍之人,修煉功成之后整個人失去鮮活生機,宛若冰冷金石,修煉過程中若是鑄劍之人修為不足,或是出現什么差池,極有可能煉制成劍器死物,被“鑄劍”之人則被困于其中,成為類似器靈異類的存在,永世不得生。
就算僥幸練成,還有一個極大的弊端,不能親近女色,道理也很簡單,全身上下好似劍器,又蘊藏劍氣,哪個女子能承受得住,故而修煉此法也常常意味著絕后,故而偶有修煉之人,也是留下子嗣之后再去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