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蟾叟微微皺眉,身形向后飄退。司徒玄略緊隨其后,手中“血裳絕仙劍”生出第二重變化,只見得“血裳絕仙劍”開始由實化虛,整個劍身在剎那間凝縮成一點血光,乍一看去,就好像司徒玄略手中只有一個劍柄,十分詭異,司徒玄略的動作不變,仍舊照常運劍。
慈航宗的“慈航普渡劍典”中威力最大的一式名為“萬劫佛光”,其中關鍵就在于執火不焦指,其功在神速。尖釘入金石,聚力在一點。而“血裳絕仙劍”的第二重變化也是如此,凝聚于一點,威力大增,只聽得“嗤”的一聲響,金蟾叟的袍袖被這一劍撕裂,繼而司徒玄略一劍中宮直進,這次不是刺向金蟾叟的肩頭,而是直刺胸口。
隨著尖銳聲響,金蟾叟的衣袍寸寸碎裂,顯露出外袍下的一身金甲。
這件金甲沒有肩甲、臂甲、腰甲等部位,只是護住了軀干,在正中位置還有一面可以映照人影的護心鏡,化作一點“血裳絕仙劍”便是刺在了這面護心鏡上,未能建功。
道門這邊寶物層出不窮,儒門這邊也有寶物,送給王天笑的理學圣人的隨身玉佩只是其中之一,金蟾叟身上的這件寶甲也是其中之一,鑄造于前朝大晉年間,曾經是皇室珍藏,在金帳鐵騎踏破大晉的大好河山之后,這件寶甲流落江湖,幾經輾轉落入了儒門的手中,雖然不能與“陰陽仙衣”相提并論,但也是寶物中的頂尖上品,關鍵就在于“堅固”二字,就算是硬挨上長生境的一擊,也不算什么,唯一不足是這件寶甲因為材質太過珍惜的緣故,只能護住上身,不能覆蓋全身,功用就大打折扣了。
司徒玄略臉色微變,身形倒掠,同時掌中“血裳絕仙劍”生出第三重變化,只見得“血裳絕仙劍”由一點化作一線,細如絲發,卻又延續極長,就好似一條極細的長鞭。
司徒玄略手腕一抖,“長鞭”席卷而出,故意繞開了金蟾叟軀干上的金甲,攻向金蟾叟的頭顱和四肢。
金蟾叟縱身躲開,劍氣在地面巖石上一陣猛烈劃抹切割,摧枯拉朽。
金蟾叟本以為自己能輕松拿下司徒玄略,沒想到會陷入到現在這般局面之中,雖說金蟾叟仍舊不覺得司徒玄略能勝過自己,但心中卻是生出幾分惱火之意。
金蟾叟索性震碎身上的殘破衣物,只剩下中衣和寶甲,同時掌中也出現了一柄長劍,劍首位置直接是蹲坐著一只金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