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李玄都再一思索,也覺得在情理之中,畢竟龍氣本身就是人心所向,此時遼東境內是秦素得了人心,龍氣自然匯聚于秦素一人身上。
到了此時,李玄都便要開始收官,他讓秦素去見澹臺云,便是說服澹臺云不再與宋政為敵,宋政得此機會,必然要有所動作。這也是陽謀,宋政當然知道李玄都不懷好意,可他再盤踞金陵府,也只是等死,歷來定都金陵之王朝,那么短命,要么便是偏安一隅,所以才有了金陵龍氣已泄的說法,對于宋政來說,不能奪取天下,無疑是坐以待斃。于是他趁此時機,揮師北上,孤注一擲,取道中州、晉州,兵臨帝京城下。
帝京震動,天寶帝急召齊州總督司徒玄略起兵勤王,司徒玄略率軍于帝京城外與青陽軍激戰,損兵折將,不得不退回齊州。無奈之下,天寶帝只能請遼東大軍入關勤王,并許諾封秦清為遼王,封秦道遠、秦道方為國公,秦素更是被破格封為公主,等同親王。
秦清受封遼王之后,并未立即入關,而是以糧草不足為由,繼續觀望局勢。
帝京局勢危如累卵,天寶帝絕望之下召集群臣商議,群臣皆是惜命自保。雖然城中還有禁軍,但是吃空餉嚴重,久疏戰陣,且拖欠軍餉,致使禁軍上下沒有絲毫戰意,宦官楊呂暗中與宋政私通,打開城門,放宋政大軍入城。天寶帝在青鸞衛的護衛下逃出城去,意圖前往張肅卿坐鎮的西京。不過中途被宋政親自攔截,青鸞衛左都督張海石放棄天寶帝,孤身逃命。天寶帝落入宋政手中,宋政下令將其處死,青陽軍正式占據了帝京城。
也就是此時,棋盤上方的紫微星徹底黯淡下去,對應紫微星的帝京真龍也徹底死去,化作無數游散龍氣,一條惡蛟伏在真龍的尸體之上,大肆吞噬龍氣,彌補自身不足。這條惡蛟正是對應宋政的龍氣。
直到此時,秦清才派遣景修率領騎軍兩萬先行入關,秦清親率步騎三萬徐徐跟進,再加上輔兵和隨軍民夫,共號稱二十萬大軍南下入關。剩余大軍則留守遼東,嚴防金帳襲擾。
從天寶十一年到天寶二十一載,遼東用了整整十年的時間去韜光養晦,屯田擴軍,以金帳練兵,兵鋒自是勢不可擋。與青陽教交戰之后,大小連勝十三戰,迫使青陽軍只能固守帝京、晉州、中州和部分直隸府縣,而遼東則趁機與齊州連成一片,繼而再通過海上水師奪取楚州,進逼蘆州,已得半個江北。
到了此時,天寶帝已死,大魏正統滅絕,終于進入群雄逐鹿的時代,龍蛇并起。
司徒玄略與秦清合兵一處,號稱四十萬大軍,進攻被青陽軍占領的直隸府縣,青陽軍連敗之后士氣大跌,紛紛棄城而走。秦清得以合圍帝京,開始攻城。此時帝京糧食不足,而且城內又生瘟疫,已經不可固守。雙方激戰十日,青陽軍損傷慘重,宋政下令突圍,退往晉州和中州境內。
在中原腹地,多有雄關重鎮,固守自是不難,可此時宋政身后的西京卻是在張肅卿的手中,宋政選擇在此地固守,只會陷入兩面夾擊的境地之中,所以他還是選擇返回金陵府,憑借大江天險與遼東對峙。
秦素自然不肯放過宋政,大軍銜尾追擊,宋政且戰且退,勉強返回金陵府,不過卻是坐困愁城。
宋政的心腹宋輔臣困守蘆州桐城。皇甫玉璽前來救援,大破圍城的齊州大軍,兩人率軍返回金陵府,又攻克廣陵府,勉強穩定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