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下,就見一片氤氳紫氣自東方天外涌出,其勢浩蕩無盡,似東海濤濤,轉眼間已經是遍布整個天幕,仰頭望去,仿佛是天地倒轉,在頭頂天空生出了一方紫色海洋,翻滾不休。這股紫氣之中蘊含有容納天地的氣概,讓人不由生出自感渺小之意,就連長生地仙也不例外。
紫氣涌現之后,所有人的腦海中都想起一句話:“紫氣東來三萬里。”
道門有五大道君,皆是太上道祖的親傳弟子,分別是通玄道君、沖虛道君、南華道君、洞靈道君、文始道君。其中南華道君便是正道各宗所奉祖師,著有《逍遙游》等名篇,并設下“太虛幻境”,南華道君十分推崇文始道君,稱之為“古之博大真人”。相傳文始道君一日觀見紫氣東來三萬里,知有圣人當度關而西,乃求出為函谷關令。遇太上道祖,迎為師,拜求至道,太上道祖留下五千言而去。文始道君欣爭持誦,奉行道成。這便是道門根本經典《道德經》的由來。
今日又見紫氣東來三萬里的異象,所有人都已經明白,竟是太上道祖顯圣。不僅是道門中人,便是儒門中人也紛紛恭敬行禮,不敢有絲毫怠慢。畢竟儒門至圣先師也曾問道于太上道祖,儒門后輩如何敢不敬道祖。至于佛門,本就有太上化胡的傳說,佛本是道,佛門乃是道門旁支,故而正道十二宗也有佛門中人,佛門同樣要禮敬道祖。
誰也不曾想到,血誓的傳說竟然是真的,驚動了太上道祖的意念降世,故一切成敗榮辱皆由太上道祖裁定,誰也不敢違背誓言。
在場道門中人眾多,不知是誰高聲誦出“玄黃世兮拜明師,混沌時兮任我為。五行兮在我掌握,大道兮渡進群賢。清凈兮修成金塔,閑游兮曾出關西。兩手包羅天地外,腹安五岳共須彌”之后,玉虛峰上的道門中人齊聲誦道:“混元初判道如先,常有常無得自然。紫氣東來三萬里,函關初度五千年。函關初出至昆侖,一統華夷屬道門。我體本同天地老,須彌山倒性還存。”
一時間道門中人氣勢如虹,反觀儒門中人,為道門氣勢所懾,無不臉色蒼白。
隨著一聲好似洪鐘大呂的巨響,李玄都抬頭望去,仿佛看到了一個無邊浩渺的世界,難以用言語形容,就好像識海神魂,無所不有,又什么也沒有,無謂混沌,無所謂清濁,無分須彌芥子,超越色空界限。
李玄都對于這個世界并不陌生,因為在昆侖洞天中,就曾目睹徐無鬼、巫陽、張靜修三人通過飛升臺去往此界。
李玄都不由為之失神。
這就是飛升所去的世界嗎?世人口中所說的天界或者仙界?
其實不僅是李玄都如此,其他人等也是如此。
長生之途,飛升大道,盡頭盡在于此。對于長生境之人而言,這里才是最后的真正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