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虛斗劍之后,除了少玄榜未曾有明顯變化之外,老玄榜和太玄榜都有了變動。
眾所周知,三玄榜并非是以境界修為來區分,而是作榜之人評估戰力排名。以前的時候,許多登榜高手不曾交手,只能靠揣測來排一個高下,通常會有爭議,可這次不一樣,玉虛斗劍是實實在在的交手過招,誰高誰下,一目了然。
首先是老玄榜,變動不可謂不大,少了大天師張靜修和地師徐無鬼,多了一個清平先生李玄都,從六人變為五人,分別是李道虛、李玄都、宋政、秦清、澹臺云,雙劍雙刀一女子。
許多江湖人還是懷念當年東、南、西、北、中的格局,于是又給五位老玄榜高人作為區分。首先對應東方的李道虛、對應西方的澹臺云、對應北方的秦清,都是老面孔,是不必改變的。剩下的兩個位置中,李玄都是李道虛的弟子、秦清的女婿,說東說北都可以,不過這兩個位置已經有人,李玄都只能從南、中兩個方位中選擇一個,雖說李玄都與大天師張靜修的關系不錯,但身上的“陰陽仙衣”卻是地師遺物,等同繼承了地師道統,所以便讓李玄都繼承了中地師的位置。至于宋政,與江南關系不大,可只剩下這個位置,便讓他頂替了南天師的位置。
于是新的老玄榜五人就是東劍仙、西圣君、南魔刀、北天刀,中地師。
不過對于眾多江湖人來說,老玄榜雖然名頭很大,但是太高太遠,甚至已經逐漸脫離了江湖的范疇,就像天上的神仙,可望不可即。反倒是太玄榜,雖然同樣是難以觸及的大人物,但好歹還在江湖的范疇之內,運氣好的時候也能有幸得見。所以相較于老玄榜,太玄榜的談資就更多一些。
不似老玄榜人數不定,太玄榜自設立以來就是雷打不動的十人之數。上次的太玄榜十人分別是:白繡裳、王天笑、張海石、極天王、李玄都、張靜沉、上官莞、悟真、唐周、李元嬰。其中極天王、張靜沉、悟真、唐周、李元嬰沒有參與這次的玉虛斗劍,在這五人之中,極天王和唐周又已經明確身死,自當移出太玄榜,而參與玉虛斗劍的五人之中,李玄都已經升至老玄榜中,所以也當移除。
如此一來,太玄榜需要補入三人,無道宗的左尊者仍舊沒有登上榜單,實在是此人太過神秘,只有極少數人知道他的厲害,所以太平宗這次選擇的三個人選是秦素、寧憶、司徒玄略。這三人都是曾經在玉虛斗劍中出場之人,秦素和寧憶就不必說了,兩人俱是勝出,而且對手俱是天人造化境,毋庸置疑。司徒玄略雖然敗了,但對手是儒門七隱士中的金蟾叟,天人造化境無疑,而且還刺瞎了金蟾叟的一目,也可以算是雖敗猶榮了。
這次太玄榜開篇明言,以玉虛斗劍戰績為準。新的太玄榜十人中,白繡裳勝了王天笑,仍舊維持榜首位置。王天笑敗給了白繡裳,張海石勝了青鶴居士,所以兩人位置對換,張海石成為太玄榜第二,王天笑屈居第三。原本的太玄榜第四人是極天王,可極天王已經身死,排名第五的李玄都進入老玄榜,于是排名第六位的張靜沉遞補至第四位。這也算是名副其實,畢竟張靜沉得了老天師張靜修遺留下來的“天師印”和“天師雌雄劍”,就算想要爭奪太玄榜榜首的位置,也大有把握,只是他沒有參與玉虛斗劍,故而居于第四。
按照道理來說,排名第七的上官莞應該遞補至第五的位置,不過在玉虛斗劍中上官莞敗給了秦素,所以上官莞原地未動,還是第七,寧憶、秦素這兩位玉虛斗劍的勝者分列第五、第六的位置。至于兩人如何區分高下,就要看排榜之人的意愿了,最終寧憶居于第五位,秦素居于第六位。寧憶重回太玄榜并不奇怪,可秦素如此“青云直上”,卻是十分駭人了,不過考慮到秦素的丈夫、父親、公公都位列老玄榜,又不那么驚人。
最后三人中,李元嬰和悟真沒有參與玉虛斗劍,分列第十、第九,在玉虛斗劍中大放異彩的司徒玄略居于第七位。
至于儒門中人,無論修為境界如何,都不入三玄榜的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