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僧人舉起手中的“七寶菩提”,朝著秦素當頭打下。若是這一下打實了,非要將秦素打得重傷不可。不過秦素身懷“漏盡通”,剎那之間心中生出警覺,于千鈞一發之際躲過了這一杖。
緊接著,秦素已經取出了“三寶如意”,轉身望向出手偷襲的黑衣僧人,喝問道:“你是何人?”
黑衣僧人并不言語,再度舉著“七寶菩提”朝秦素打來。
秦素以“三寶如意”格擋,兩者相交,綻放出無數七色霞光。
秦素略感詫異,黑衣僧人的這一擊看起來氣勢洶洶,實則力道尋常,秦素格擋起來并不感覺如何吃力。
黑衣僧人卻是倍感震驚,他方才一擊的力道只是尋常,關鍵不在于他本人,而在于他手中的“七寶菩提”,此物之所以是仙物,除了堅固無比之外,還可以生出七彩神光,這神光幾乎是無物不破,無物不收,尋常寶物,只要被這神光一照,就會被立刻收走,半仙物也不例外,唯有仙物才能例外。此物與“度世佛光”一般,盡顯佛門的霸道。
在黑衣僧人想來,他手持“七寶菩提”,就算奈何不得李玄都的“陰陽仙衣”,對付秦素還是手到擒來,如何能想得到秦素手中竟然也有一件仙物,雖說“三寶如意”的主要功用是開啟昆侖洞天,但不管怎么說,仙物就是仙物,不受其他仙物的影響,就好比李玄都進入儒門仙物所創造的小千世界時,“陰陽仙衣”仍舊能發揮作用,顯化于小世界的秦素身上。
這也怪不得黑衣僧人,“三寶如意”本是陸吾神之物,一直存放在“玄都紫府”之中,出世至今也就不到一月的時間,自然少有人知,而且真言宗之人未曾參與“玉虛斗劍”,雖然聽聞秦素勝過了上官莞,卻不知道秦素手中竟然持有一件仙物。
黑衣僧人一擊無功,心中驚訝非常,再度激發手中“七寶菩提”的七色神光,結果被秦素以手中“三寶如意”輕易打散,朝著黑衣僧人反攻過來。
黑衣僧人見勢不妙,不敢再激發七色神光,擋下秦素的一擊之后,迅速后掠,同時催動秘法,體魄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干癟下去,他手中的“七寶菩提”開始發芽、開花、結果,在他身周出現了七顆菩提子。這七顆菩提子結成一方陣勢,將秦素籠罩其中,然后生出諸般變化,每一顆菩提子對應一色神光、一種寶物,七顆菩提子便是七色神光、七種寶物,神光交織,仿佛一道道鎖鏈縱橫交錯,困住了秦素。
秦素所學之博雜僅次于李玄都,拋開還未修成的十卷天書不談,以“太平青領經”、“太上忘情經”、“逍遙六虛劫”為最,秦素以“太平青領經”為根本,分別化用“太上忘情經”和“逍遙六虛劫”,使自己進入天算狀態的同時,在手中的“三寶如意”上顯化六劫之力,分別擋下七顆菩提子上生出的神光。這六劫之力與七色神光略有相似,七色神光是無物不收,而六劫之力是無物不消,兩者相遇,結果便是一起消散于無形之中。
黑衣僧人趁此時機將手中的“七寶菩提”丟向法空,然后雙手大拇指壓住住四個指頭的最末端,三、四、五指壓下,二個指頭略微彎曲,扣在大拇指的彎曲處,左手平行的放在腰部,然后又以瑜伽密乘,身形扭曲成一個不可思議的角度,分別按在自己的小腹處的下丹田和胸口的中丹田上。
剎那之間,鋪天蓋地的黑氣憑空生出,不過片刻功夫,黑氣已經變為一道氣柱直通蒼穹。
待到黑色氣柱散去,在僧人身前出現了一尊身體呈青黑色的法相,面生三目,脖生鬃毛,頭戴五面骷髏冠,項掛頭骨念珠,左手托骷髏碗,碗內盛滿人血,右手拿月形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