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沉滿面肅穆之色,手持雙劍斜指,劍光浩蕩,綿長而不見盡頭,橫貫當空,仿佛要分割夜幕。同時張靜沉口中誦道:“太上道祖,騰天倒地,驅雷奔云,統領神兵,急急如律令。”
鎮魔臺方向轟然震動。
兩根巨柱光芒大盛,直通天際。
哪怕不在大真人府中,只要還在上清縣的范圍之內,都可以看到兩道“細線”直通天際。
鎮魔臺上的兩根巨柱名為“刑柱”,用以拘禁受刑之人,如同兩根擎天玉柱支撐起這一片天地。
“太上三清龍虎大陣”的根本在于云錦山的八十一峰、三十六巖以及眾多宮觀,可鎮魔臺的陣法卻是獨立于“太上三清龍虎大陣”之外,甚至與云錦山都無甚關系,關鍵在于鎮魔臺下的鎮魔井洞天,所以說鎮魔臺是依據鎮魔井而建。
鎮魔井是由祖天師建成,其中鎮壓囚禁各種妖邪鬼魅,事實上這座鎮魔井洞天就是一座巨大的銅爐,被投入其中的妖邪就是銅爐中的薪柴,若是無法逃離,只會被鎮魔井中的陣法慢慢汲取氣機,就如木柴燃燒,提供火力熱量。這些由鎮魔井汲取的氣機經過陣法轉化之后變成純粹的靈氣,一部分用以彌補鎮魔井的陣法消耗,另一部分就直接儲存在這兩根“刑柱”之中,以備不時之需。
然后張靜沉以雙劍對應兩根“刑柱”,“紫霞”指天,整個天幕開始逐漸轉紫,很快整個天幕就變成一片深紫色,蕩漾出一圈圈肉眼可見的劇烈漣漪,然后迅猛擴展出去。
張靜沉又以“青云”指地,不僅僅是鎮魔臺,整個大真人府以及大真人府所在的山峰都與之共鳴顫動,一股青氣自地下生出,不斷上升。
天地之間一片明澈,氤氳出無窮無盡的紫青二氣,鋪天蓋地,轉眼間已經化作一片浩瀚海洋。
紫氣遮天,此時的天幕已經不見明月群星和青龍,倒像是一方倒扣的紫湖,這方紫色湖泊還在不斷下壓,波光粼粼的“湖面”似乎觸手可及一般,然后就見一道青中透紫的巨大光柱從“湖面”中緩緩探出頭來,開始緩緩下降。
隨著這根光柱現世,天地之間不存半點黑暗,盡數化為一片浩瀚璀璨如旭日東升的無量劍光!
天地元氣蕩漾出無數如水波的漣漪向四面八方擴散,覆蓋范圍極廣,余波一直蔓延至上清縣的上空才漸漸消散。
李玄都仰頭望向那道光柱,雙袖似乎因為盈滿無數風雷而獵獵作響。
這都是當初老天師張靜修用來對付地師徐無鬼的手段,李玄都萬沒想到自己會有朝一日站在地師的位置上來面對這些手段。
不過李玄都并無懼色,只是輕輕抬手。
十三道黑影同時舉劍,直指蒼穹。
雷光滌蕩,陰影重重。
一明一暗兩道浪潮不斷撞擊。雷光所過之處,無數陰影灰飛煙滅,霞光如潮,每一次漫涌,都有一道道陰森劍影如冰雪消融,化作烏有。
只是陰影死而不絕,在不斷消亡的過程之中,又不斷重組再生,一方“太陰劍陣”始終不曾真正毀去。
明晦二色反復替換,不斷相互消磨抵消,使得大真人府上空上處于一種日夜輪轉的詭異景象之中。
雙劍合璧,威勢煌煌,占據地利。“太陰劍陣”,難知如陰,李玄都境界高絕,是為此時唯一的長生地仙,又有仙物品相的“陰陽仙衣”。
張靜沉駕御“天師雌雄劍”雙劍合璧,用盡手段,如果遲遲不能攻破李玄都的“太陰劍陣”,待到雙劍合璧陷入頹勢,李玄都立時就能轉守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