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沒有絲毫懼色,笑道:“這把劍我認得,是正一道牛鼻子的“天師雌雄劍”,你既然手握此劍,那么想來就是本代大天師了,我且問你,張清衍是你什么人?”
出身世家之人,取名都有跡可循,各家輩分范字多是取用一段話,依次排列,早有定數,后人只要遵循祖宗之法就可以了,比如李家的輩分是取自“謹道如法,長有天命”一句,張家的則是“風清云靜,山世無拘”一句。按照這個規矩來算,張靜修的父輩是“云”字輩,“清”字輩是張靜修的祖父輩。就連張靜修都已經飛升離世,那么他的祖父最起碼也是數十年前的人物了。
李玄都搖頭道:“我并非張家之人,你又是何人?”
血影微微一怔,隨即笑道:“小子,你若不是張家之人,何以能手持‘天師雌雄劍’?不對,為何‘天使雌雄劍’只剩下一柄?另外一柄去了何處?”
李玄都只能推測出張清衍的輩分,卻不知道其人生平,不過正一宗弟子們對于自家老祖宗自然熟悉,那是上上代大天師,從祖天師算起,也就是第二十八代大天師,早已經飛升離世。
說起這位大天師,正一宗弟子上下都知之甚詳,因為這代大天師的經歷十分傳奇,曾經兩次出任大天師。第二十八代大天師、第二十九代大天師是父子兩人,俱是驚才絕艷之人,張清衍在六十歲的時候,將大天師之位傳給不惑之年的兒子,自己開始避世清修,以求渡過一重天劫。結果在他七十歲的時候,剛剛躋身長生境的第二十九代大天師,也就是張靜沉的父親張銜云,在與當代圣君交手的時候,同歸于盡,結果就是第二十八代大天師張清衍不得不重新擔任大天師,并開始扶持長孫張靜修,待到張靜修坐穩了大天師之位以后,張清衍才以九十歲的高齡飛升離世。屈指算來,張清衍離世至今已有五十年。不管怎么說,張清衍在世九十年,可以說是影響最大的大天師之一。
不過張清衍傳位張靜修一事也引出了正一宗內部的一段恩怨,張靜修和張靜沉都是張清衍的孫子,卻不是親兄弟,張靜修是長孫,可父親早逝,本來是無緣大天師尊位的。如果張銜云不死,日后很有可能傳位給張靜沉,可結果卻是張靜修登上了大天師尊位,這便導致張靜沉以及許多張氏族人認為是張靜修搶走了張靜沉的大天師之位,張靜修對此心知肚明,早年為了維持正一宗的穩定,選擇打壓張靜沉,待到正一宗大局穩定之后,張靜修也對張靜沉懷有幾分愧疚之意,對他頗多容忍,最后張靜修選擇傳位給張靜沉,除了膝下無子、張鸞山被廢、穩定局勢等各種原因之外,未嘗沒有將大天師尊位還給張靜沉一脈的考慮。
其實張靜修讓張靜沉在鎮魔臺枯坐多年,也有磨礪性情的用意,這也是道門中常用的手段,各宗之間,無非是名頭不同,或是“思過”,或是“悟道”,甚至李玄都也曾有過類似經歷。李非煙在鎮魔臺上被困多年之后,的確消磨了許多火氣,不再像年輕時那般鋒芒畢露,要柔和許多。可張靜修萬萬不會想到,張靜沉在鎮魔臺上多年,不但沒有磨礪性情,反而變得極為扭曲,以至于他在接掌正一宗之后,倒行逆施,最終落到萬劫不復的地步之中。這卻是張靜修沒有料到的了。
既然這道血影開口便喝出正一宗第二十八代大天師的名諱,想來兩人之間是大有干系,說不定正是張清衍將此人鎮壓在鎮魔井中,那么此人的身份就不難猜測了。
一名須發皆白的老道人思索片刻后,喝道:“清平先生,此人是‘血神君’蕭神通,修煉‘血神經’,十分厲害,還請清平先生萬萬小心,不可大意!”
李玄都臉色凝重,證實了自己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