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在這時,安置好的石無月的李非煙也來到了鎮魔臺不遠處,說起來她對于鎮魔臺的熟悉更勝于許多正一宗弟子,畢竟對于尋常正一宗弟子來說,鎮魔臺是禁地,等閑不可入內,李非煙卻是在此地枯坐了多年。
李非煙第一時間就看到了正在鎮魔臺上駕馭“天師印”重新封印鎮魔井的張鸞山,雖然她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張鸞山修為大進,但以她多年的經驗也能大致猜出一二,多半是某些不為人知的手段,或者是故意藏拙。
李非煙雖然行動無礙,但已經是強弩之末,不能親自出劍,也來不及細問,直接拋出所負的“青云”,高聲道:“小天師,接劍!”
“青云”一聲清嘯,化作長虹直往張鸞山而去。
“天師印”和“天師雌雄劍”對于張氏血脈天然親近,天人造化境的張靜沉可以同時駕馭兩大仙物,如今也是天人造化境的張鸞山同樣可以。
張鸞山伸手接住“青云”,道:“請紫府助我一臂之力。”
李玄都立時明白了張鸞山的用意,開始加緊催動手中的“紫霞”。雖然李玄都未曾修煉“五雷天心正法”,也不是張氏血脈,但是以他的境界修為,靠著“蠻力”強行催動雙劍之一,還是不難做到。
相較于李玄都,張鸞山催動“青云”就顯得云淡風輕。
兩人同時催動雙劍,雙劍合璧,幾乎等同于當年大天師張靜修一人駕馭雙劍。不過是以張鸞山為主,李玄都為輔,
張鸞山暫且放開“天師印”的控制,使其懸于鎮魔井的井口上方,自行鎮壓,他本人手持“青云”,面容肅穆,踏罡步斗,喝道:“我是天目,與天相逐。睛如雷電,光耀八極。徹見表里,無物不伏。七曜鎮彩,光照玄冥。千神萬圣,護我真靈。巨天猛獸,制伏五兵。五天魔鬼,亡身滅形。所在之處,萬神奉迎。急急如律令。”
原本黯淡無光的兩大“刑柱”對應雙劍,開始大放光芒,然后是兩道直通天際的巨大天柱緩緩現世,天柱仿若山岳之粗,周圍有云氣霧氣繚繞,其上刻有巨大的古老銘文,光華絢爛。威勢煌煌,沛然莫御。
緊接著,張鸞山以手中“青云”指向左側刑柱。有風自來,這風不是尋常清風朔風,乃是天風,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此風便是風刑,風刑一至,任憑你是金身不敗,也身死道消。
同時,李玄都也以手中“紫霞”指向右側刑柱。有火自生。這火不是三味火,不是凡火,喚做陰火。透泥垣宮,五臟成灰,四肢皆朽,百年苦修,俱為虛幻。此火即是火刑,火刑一至,任憑你不死不滅,也要化作飛灰。
此二刑是效仿地仙三災而設,雖然在威力上比之真正的地仙三災有所不如,但也不容半分小覷,便是真正的長生地仙,也有重傷之危。
風火二刑一出,漫卷天地之間。而且玄妙無比,只要一個血滴受到二刑的波及,瞬間會循著冥冥之中的無形牽引蔓延到其他血滴之上,同時又不會傷及無辜。如果說鎮魔井是天牢昭獄,那么鎮魔臺就是行刑臺,不知多少高人曾經殞命在這刑柱之下,自然厲害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