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帝京之變,張家滿門死絕,這么大的消息是瞞不住的。張白晝聽聞這個消息之后,就要下山拼命,不過被他的師父攔下,然后將他關在后山,讓他在后山好好想一想,什么時候想明白了什么時候再出來。那座后山就有一片好大的竹林,供弟子練劍之用。張白晝在后山待了足足三年,所以張白晝對竹子了解頗多。
嫩竹子,受光照時間短,竹皮翠綠,竹身無光澤,竹節毛澀,節紋粗。尤其是幼竹,還可以在竹根處找到蛻落的竹箬。老竹子,光照時間長,竹皮青里泛黃,甚至透紅,竹身光亮,節紋細。另外,從竹葉的顏色上也可以識別竹子的老嫩。嫩竹的竹葉,翠綠欲滴。而老竹子的葉呈暗綠色,甚至帶有枯黃。
張白晝心想:“看來是有人種下的竹子,而不是天然生長的。既然此地有主人,還是知會主人一聲為好。”
張白晝被師父關在后山三年,磨去了沖動的性子,接下來的幾年刻苦練劍,小小年紀就已經有先天境修為,不說在蜀山劍派,便是放在各宗之中,縱然比不上李太一這等天縱奇才,也是一等一的好苗子,甚至在許多弱宗之中,已經是有望宗主大位,實是不可小覷。
張白晝的師父正是蜀山劍派的掌門,見到弟子終于不再暴躁性燥,便同意他下山行走。張白晝離開蜀山之后,北而南,又從東至西,幾乎踏遍了大半個中原,去了許多地方,見了很多人情世故,也結交了許多朋友。最終在某個朋友的透露下,他得知了自己姐姐的葬身之所,這才往劍秀山來。
便在這時,聽得有琴聲響起,飄飄渺渺。有風自起,竹林迎風搖曳,雅致天然。
張白晝畢竟是出自書香世家,自小耳濡目染之下,對于這些也算略知一二,只覺得這人造詣不俗。忽然之間,只聽一個蒼老聲音在他耳邊響起,“小子,你是何人?”
張白晝一驚,向后躍開,卻見竹樓的二樓走廊上站著一個老頭,腰間斜插著一桿長煙,正上下打量著自己。
張白晝行走江湖數年,該有的禮數還是不會少,抱拳道:“晚輩蜀山劍派張白晝見過前輩。”
“張白晝?”老人對于“蜀山劍派”的名頭不甚在意,不過對于“張白晝”這個名字卻是有些驚異,“張白圭、張白月是你什么人?”
張白晝微微低頭,輕聲道:“是晚輩的堂兄、堂姐。”
老人點了點頭,“原來如此,你是來祭拜堂姐的。”
“正是。”張白晝道,“還請前輩行個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