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素道:“那時候我還小,大多數時候都跟在爹爹身旁,正趕上爹爹忙著馬場的事情,所以記得特別清楚。”
便在這時,有牧馬人放馬歸來,數不清的馬蹄踩踏大地,如同雷鳴一般,哪怕是距離還遠,李玄都和秦素也清楚感受到腳下傳來的震動。這還僅僅是馬群,不是人馬披甲的鐵騎,真不知道成千上萬的鐵騎沖鋒時,是怎樣的可怖景象。不到上三境的尋常江湖人,只怕一個照面就要被碾碎成肉泥。
李玄都和秦素避開馬群,從一旁欣賞這些駿馬奔馳的景象。李玄都不是十分懂馬,但看這些馬匹毛色鮮亮,應該都是不錯的良馬。
看過了這個小牧場,李玄都便不想再去七大牧場,一個小牧場就占地四百余里,七大牧場只怕要上千里了,烏央烏央的馬匹似海潮一般,他也看不出個好壞。同時也愈發佩服秦清和趙政兩人,能在遼東積攢下這么大的基業。
離開了這個牧場之后,李玄都又去看了幾處民屯,甚至還與幾個百姓聊了一會兒,感慨良多。遼東當然不是儒門理想的大同世界,談不上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也有惡官酷吏,也有窮困潦倒之人,可絕大多數人還是能安居樂業,不至于流離失所。對于尋常百姓來說,已經足夠了。
大同世界不是一日建成的,若是連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無法保證,那么其他不過是空中樓閣罷了。
如果能將遼東三州之地的現狀擴大到兩京一十九州,那么李玄都便可以安心地醉里乾坤大了。
除此之外,在奉州還有為數不少的工匠作坊,而且規模不小,動輒便是數百人,部分大作坊甚至有上千人。這里除了冶金煉鐵、鑄造刀槍、甲胄等軍械之外,還有火藥司,負責鑄造火器,除了常見的虎蹲炮、三眼銃、鳥銃之外,還有各種火雷,只是比不得太平宗的水平。
如今遼東軍中,還是以騎軍為主,不過也配備了不在少數的火器。制作精良的火器,在威力上可以媲美弓箭,而且沒有臂力的要求,培養一個馬弓手要三年時間,普通人用幾個月就能熟練掌握火器,這便是火器最大的優勢。
秦清雖然是武人,但并不藐視火器,因為此等緣故,他雖然沒有直接廢黜匠戶,但不再將其視作賤籍,極大提升了匠戶的待遇,而且還有各種獎懲措施,使得各大作坊中的匠戶們很是用心賣力,就連關內的許多匠戶也有耳聞,不乏有人趁著如今朝廷管制不嚴,拖家帶口來到遼東投奔的。
朝廷那邊也有火器,不過因為匠戶待遇低下,宦官貪婪,吏治**,導致火器質量極差,經常炸膛,未曾傷人,倒先傷己。令普通官兵十分畏懼火器,敬而遠之,使用火器的水平也遠不如遼東。
到了此時,李玄都不由感嘆。他上次來遼東,不過只見到了冰山一角,只知道遼東讓朝廷畏懼,至于如何畏懼,因何畏懼,卻是半點不知。
現在,他終于見到了遼東的真面目,真是好一只猛虎,虎踞關外,虎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