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門禁森嚴,關閉城門之后,便是公主之尊,也不好公然叫開城門。事實上玄真大長公主也沒想進城,這幾日她和上官莞都居住在城外的別院莊園之中,所以公主車駕并非往帝京城而去,而是往城外別院而去。
玄真大長公主與普通公主不同,她握有實權,可以參與朝政,在宗室中影響力很大,同時因為奉道的緣故,可以自由接待客人,而不必受禮法的約束。這座別院自然自然不僅僅是供公主閑居那么簡單,許多時候都是作為玄真大長公主接待客人的所在。當初趙良庚進京,第一個拜訪的客人就是玄真大長公主,而兩人見面的地點便是在這座別院之中。
畢竟是在城外的山中,便談不上人多眼雜,可以避開青鸞衛的監視。
張白晝沒有理會三名在馬車中說了什么,只是看著周圍的景色,心中想的卻是李玄都用意何在。
李玄都明明是要推翻大魏皇室,可為什么又與玄真大長公主有聯系?
難道他想扶持一位女子皇帝?
還是說這兩人之間有什么故事?
張白晝亂糟糟地想著,又覺得自己的想法太過不切實際,據他的了解,李玄都不太喜歡玩弄陰謀,更喜歡陽謀。當然并非李玄都不用陰謀,而是以陽謀為主,以陰謀為輔。什么是陽謀?就是你明知道我要怎么做,可你卻無法阻攔我,這就是陽謀。
可話又說回來,陽謀,是講究實力的。
張白晝嘆了口氣,自從天寶元年一別,到如今天寶八載,八年悠悠而過,李玄都仿佛變了個人。他更懷念那個紫府劍仙,而不是今日的清平先生,可他又明白,紫府劍仙報不了仇,清平先生才能報仇,紫府劍仙只會死在報仇的路上。
好像再過不久,他就要親自入京了。
……
龍老人作為儒門七隱士之首,平日里只喜歡去兩個地方,一個是翰林院,一個是欽天監。
翰林院是與書本打交道的地方,也是做學問的地方。欽天監則是他見另外幾位隱士的地方。
欽天監設監正一人,監副一人。主簿一人,掌管文書之事。五官正五人,春、夏、秋、冬、中各一人,掌推歷法,定四時。五官靈臺郎四人,觀測天象變化。五官保章正一人,記錄天象變化。還有五官監侯、五官司歷、五官司晨等輔官,負責定時、換時、報更等等。
龍老人并非欽天監的監正,而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五官司晨。
在欽天監衙門中有一座三層高樓,三樓是專門的觀測天象所在,平日里便只有龍老人在此地,十分清凈。
三樓只有二樓的一半大小,另外一半被拓展成露天平臺,放置有日晷等物,在旁邊還有一張躺椅,是多年之物,用得潤了,月光下現出淡淡黃光。龍老人此時就躺在躺椅上,望著天上的一輪明月。
今天來見龍老人的是赤羊翁,他站在躺椅旁邊,卻是望著夜幕下的雄城。因為如今世道少有高樓,多是平房,至多就是二層樓高,所以一眼望去,并無太多視線阻擋。
龍老人悠悠說道:“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碧云端。到了如今,月亮還是月亮,可心境卻不是當年的心境了。”
赤羊翁微微一怔,沒有明白龍老人說此話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