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非煙對這里十分熟悉,亦是有些感慨。父親在世時,她作為宗主的小女兒就居住在這座青領宮中。父親離世之后,姐夫和姐姐便搬入了這里,她雖然不再居住于此,但也多次列席各種大小會議,起初只是旁聽,后來也開始慢慢發表意見,最終成為參與決策的寥寥數人之一。她便是在這里見證了清微宗的崛起,在那位師兄姐夫的帶領下,從一個二流宗門發展到能夠與無道宗、正一宗相提并論的當世大宗。
兩人在此地分而落座,等著司徒秋水過來。
秦素望著此間布局,有些微微失神。
其實清微宗發展到這一步,已經有了逐鹿天下的資格,只是李道虛也老了,沒有年輕時的雄心壯志。他不是徐無鬼,對于天下沒有執念,再加上弟子、老友、發妻都已經先他離去,他也沒什么好留戀的,所以他已經確定不會再在人間停留百年。
如此一來,李道虛就進入了一個“老皇帝”困境之中。那就是老皇帝時日無多,權臣們不敢把自己的未來繼續押在老皇帝的身上,紛紛另尋出路,與老皇帝貌合神離,乃至于陽奉陰違,使得老皇帝對于局勢的掌控迅速下降,父子之間、皇帝與太子之間、太子與兄弟之間,一片亂象。
正是這等困境,導致了清微宗內部紛爭不斷,不復當年萬眾一心的境況。與李道虛類似處境的還有張靜修,在他離世前幾年,正一宗內部已經是暗流涌動,許多爭端初顯端倪,而在張靜修飛升之后,正一宗內部也果不其然發生了一系列劇變。
反觀澹臺云和秦清,還都在壯年,暫時沒有這等憂患。徐無鬼立志要在人間再停留百年,也沒有這樣的隱患。
面對這種情況,李道虛并非不能收拾,卻不想收拾,他的心思開始從人間轉向天上,閉關的時日越來越多,修為也越來越高,不過清微宗畢竟是他的半生心血所在,真要舍棄,那也做不到,所以李道虛只想著維持現狀,不惜擺出了一個李元嬰做傀儡,也不去過多干涉李玄都的行為。可李道虛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最喜愛的弟子李玄都卻是等不得了,不愿等到他飛升離世,現在就要改變現狀。
李道虛一生不輸于人,心氣極高,哪里肯退讓?于是師徒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漸漸不可調和。
至于李玄都為何不愿意等到李道虛飛升,更多是時勢使然,早一日天下太平,便能少死許多無辜之人。這其中的種種,非是一言能夠說盡。
秦素此時已經逐漸想明白了這些道理,雖然李道虛說她會做媳婦兩頭瞞,但此時也是無法可想。唯一的辦法就是李道虛和李玄都兩人中有一人肯主動退讓一步,那便是海闊天空。可在秦素看來,兩人多半是誰都不肯退讓,李道虛認為李玄都不孝,李玄都認為李道虛不義,還有清微宗里里外外這么多人,或是“拱火”,或是隔岸觀火,或是火上澆油,兩人頂到最后,多半要鬧出一場意氣之爭。
秦素不由有些頭疼,又暗自慶幸自家老父與李玄都還算是道同可謀,若是他也牽扯進來,爹爹、丈夫、公爹,三個人三個態度,她夾在中間,那才是不知該怎么周旋了。
秦素正想著這些,司徒秋水到了,她因為是第一次來青領宮的緣故,路上走得慢了些,一是有些陌生,二是趁機見識了下這座道宮,過去她倒是聽爹爹說起過青領宮內如何,而且大伯差點就入住其中,可不管怎么說,百聞不如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