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秦清收到了來自帝京的信件,還有許多人同樣收到了秦素或是李玄都的親筆信,并見到了送信的客棧使者。這些使者都是上官莞精挑細選出來的可靠之人,也都是小心謹慎之輩,他們除了送信以外,還有引路的職責。
這些信件的內容大同小異,就是請收信之人跟隨送信之人通過邀月洞天秘密前往帝京。
李玄都這次的手筆不可謂不大,要勝過當初的討伐北邙山,只是稍遜于玉虛斗劍而已。
當然,在某些人眼中,也有李玄都借機彰顯大掌教威嚴的意思。
名單是秦素定下的,以宗門作為區分。蜀山劍派和唐家堡還要負責幽冥谷的后續事宜,這次被排除在外。
道門二十二宗,首先除去無道宗、道種宗、真傳宗、渾天宗、真言宗,也就是還剩下十七個宗門。其中無道宗和道種宗在澹臺云的掌握之中,仍舊處于敵對狀態,真傳宗和渾天宗則在謝雉的掌握之中,同樣的道理。唯獨真言宗,經歷了大真人府之變,元氣大傷,又要在西域應對無道宗的進攻,無暇分身,李玄都也不去為難他們。
在這十七個宗門之中,還要再行區分,比如靜禪宗和天樂宗,俱是人才凋零,甚至沒有天人境大宗師坐鎮,李玄都同樣沒有強求。
剩余十五個宗門是主力。
首先是李玄都麾下的太平宗、皂閣宗、陰陽宗、牝女宗,其中皂閣宗的蘭玄霜和陰陽宗的上官莞已經來到帝京,牝女宗的冷夫人也距離不遠,都不必多說,太平宗這邊則是請大長老沈元舟親自出面。
再就是過去的正道六宗之五:正一宗、慈航宗、玄女宗、法相宗、金剛宗。
都是老熟人了,比如正一宗的張鸞山、慈航宗的白繡裳、玄女宗的蕭時雨、金剛宗的悟真、法相宗的左雨寒,與之對應,顏飛卿、蘇云媗、玉清寧這三位當年帝京之變的親歷之人卻要擔當起留守的職責,與當年相比,三人的經歷雖然有所波折,但大體方向還是相差不大,除了蘇云媗之外,顏飛卿和玉清寧都已經是一宗之主,蘇云媗也是遲早之事,大概在白繡裳嫁給秦清之后,便會正式接任慈航宗的宗主。只是任誰也不會想到,天寶二年時摔得最慘的李玄都竟然會成就最高,遠超三位故人了。
除此之外,石無月作為例外,也會來到帝京。
然后是正道四宗:清微宗、東華宗、神霄宗、妙真宗。
清微宗實力最為雄厚,另外三宗也不容小覷,只是這四宗牽涉到李道虛,關系特殊,李玄都態度猶豫,沒有直接通知三位道門真人,只是通知李非煙和張海石兩人,然后再請兩人根據具體情況商議之后決定通知三位真人與否。無論兩人最后作何決定,李玄都皆是支持。
最后是補天宗和忘情宗,這也是重中之重。
在各大宗門中,這兩大宗門與李玄都麾下各宗一般,都會傾盡全力,不過具體人選,就不是李玄都做主,而是秦清做主。
可以說,李玄都精心準備的第二次帝京之變,無論是規模大小,還是激烈程度,都會遠超天寶二年的那次帝京之變,那么結果也必然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不同,注定要天翻地覆。
這次被召集眾人的身份各有不同,但無一例外,都是一宗之中的重要人物,自然不能說走就走,要提前安排好手頭上的諸多事務才能動身,所以一時半刻之間不可能悉數到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