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年紀大了,子孫多,王府中人口多,開銷自然大,這王府的財政便成了個繞不過去的難題。
故而燕王平日里甚是儉樸,其他諸王皆畜聲伎,恢園囿,唯有燕王崇尚儒素。其俸粢,除日用外,皆置買田產屋廬,歲收其利。宗室之中,不少人以吝嗇笑之,燕王言道:“汝等何無遠慮?藩邸除俸粢田產外,無他貸取之所,不于有余時積之以待后人之儲,則子孫蕃衍時,將何以為析產貲也?”
這座玉青園,并非燕王主動想要,而是穆宗皇帝因為燕王將謝雉進獻入宮的緣故特意賞賜給燕王,燕王不得不要。對于燕王來說,就好似普通百姓得了千里馬,扔了不舍得,留著又伺候不起也養不起,關鍵是皇帝所賜,還不能賣。當然,穆宗皇帝不似世宗皇帝那般好奢華,生活簡樸,登基第一件事便是縮減宮中用度開支,穆宗皇帝是不是有意把這個燙手山芋拋給燕王,就不得而知了。
為此,燕王想了個法子,暗地里偷偷地將整座玉青園租出去,雖說此舉有損宗室體面,但架不住收入可觀,這也是許多沒落宗室管用的手段。這些宗室自幼錦衣玉食,不通生計,家道敗落之后,就開始賣家當,賣完值錢物件沒有其他可賣之后,就把自己住的地方租出去,畢竟都是幾進的大宅子,租出去一半,自己和家人還能在另一半生活。
燕王不至于如此,卻也算過一筆細賬。維護玉青園,王府每年要支出大約兩萬八千兩銀子,關鍵燕王很少過去居住,一直閑著,等同是銀子打水漂。可租出去,每年卻能凈賺十萬兩銀子,而且由租戶承擔這筆維護莊園的開銷,一來一回,將近十三萬兩銀子,而一位親王的年俸也不過才一萬兩銀子,這等同是平白多出十三年的俸祿,怎么算,也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于是燕王便將這座玉青園給租了出去。至于誰有如此大的手筆,肯定不是帝京本地人。倒不是說帝京權貴沒有這等財力,而是沒這個必要,畢竟都是在本地有宅邸莊園之人,有這十萬兩銀子,還不如好好拾掇下自家的園子。再有就是,燕王也不好意思租給自家人或者鄰居,整天低頭不見抬頭見,這張老臉還要不要了?
于是,這座玉青園最后被一戶來自江南的蘇姓人家給租了下來。
這戶蘇姓人家不是旁人,正是金陵府中僅次于錢家的蘇家,也就是蘇云媗的娘家。不過出錢的并非蘇家,而是與蘇家關系密切的慈航宗借著蘇家的名義租下了這座莊園。
要說豪富,世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太平宗、補天宗和清微宗,其實掌握南海的慈航宗并不遜于此三宗,從其以一己之力支持正一宗的財政便可見一斑,后來正一宗迅速衰弱,除了張靜沉自己作死以外,慈航宗的態度變得搖擺也是關鍵原因。
之所以
(本章未完,請翻頁)
慈航宗名聲相對不顯,是因為慈航宗不似清微宗和補天宗那般高調,也不似太平宗那般開設眾多票號錢莊,過去一直藏身于正一宗身后,甚是低調。
道門這些年來人才輩出,儒門卻青黃不接,與雙方的財政情況有著極大關系。儒門以土地為生,道門以商貿為主。海貿興盛,受戰亂影響較小,自然天下英才盡入道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