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算如此,還有人要騙廷杖,是因為文人大臣重視聲名,各個希望流芳百世,可是能在煌煌史冊中留下名字的人太少太少,能建功立業流芳百世的機會也是千載難尋,而廷杖就是一條捷徑。付出一點**疼痛的代價,被皇帝打一頓板子,史書留名,千古傳頌,世人敬仰,既積攢了美名和資歷,又給子孫添彩,給祖先爭光,只要打不死,立刻就是名人,這買賣只賺不賠,因此很多人會去騙廷杖。
一般而言,就是揪住皇帝的過錯,上疏直諫,甚至為了反對而反對,這種行為叫“賣直”,就是故意顯示自己是個正直敢反對皇帝的人,也可稱之為沽名釣譽。
這些書生也是類似心態,并非是儒門從背后指使,而是為了一己私心,想要從李玄都身上做文章,事后得一個不畏強權、為民請命、心懷天下的清名,那便是大賺特賺。
從始至終,被鐵騎重重護衛著的馬車都對此無動于衷,沒有半分動靜。
馬隊緩緩進入宮城。
除了馬蹄聲和車軸聲,再無其他聲音。
好些旁觀者們不由自主屏住氣息,直到馬隊愈行愈遠,馬蹄聲漸不可聞,眾人才如釋重負,最終慢慢散去。
直到此時,緩緩行來了兩人,一男一女。
女子身著宮裝,外罩無領無袖的對襟式半長石青色比甲,內著素白衣裙,雖然上有紋飾,但并不明顯,只是在裙擺處繡以花邊,作為壓腳。裙幅六幅,寓意“裙拖六幅湘江水”,腰間細褶數十,行動輒如水紋,每褶各用一色,輕描淡繪,色彩非常淡雅,風動色如月華,故而得名“月華裙”。
男子則是一身玄黑鶴氅,寬袍大袖,遠不如女子服飾那般華麗。
兩人緩步慢行,女子問道:“秦大小姐怎么不一起赴宴?”
男子回答道:“秦大小姐另有要事在身,無法脫身。”
兩人正是李玄都和樓心卿。
按照道理來說,兩人應該一同乘坐馬車在神樞營的護衛下進入宮城,可被李玄都拒絕,結果就
(本章未完,請翻頁)
是樓心卿陪同李玄都一起步行往宮城走去。
李玄都望向遙遙在望的大魏門,問道:“可有陣法護衛宮城?”
樓心卿一驚,隨即回答道:“這……我并非皇室中人,并不十分清楚。”
李玄都沒有深問,繼續往前行去。
帝京廢除坊市制度之后,分為皇城、內城、外城,以中軸線為界,呈對稱之勢。
皇城正門是為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于天”之意,出承天門之后是一三面環墻的巨大白玉廣場,廣場最南端又有一門,此門又稱“皇城第一門”,是為國門象征,剛好處在這條中軸線上,此門等閑人不可經過,唯有國之大典時,皇帝鑾駕會從此門經過,至于皇后,也只有大婚時才能從此門進入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