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三一馬當先,手中拄著一根不知從哪里折來的竹子,權當做是登山杖,頗有些“竹杖芒鞋輕勝馬”的意味,不過因為時間太長的緣故,這根竹仗已經褪去了青色,變為枯敗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黃色。
大約是在書齋中做學問的時間久了,徐三養成了做事不急不躁的性格,此時走得不快也不慢,任由山間清風輕輕吹拂過他的鬢角華發,偶爾還會駐足觀景,十分閑情逸致。
徐七不耐道:“老三,你再這樣慢吞吞地看風景,我可要用我這雙老布鞋狠狠踢你的襠部了,到時候千萬別喊疼。”
徐三對于徐七的恫嚇全然不放在心上,淡然道:“你懂什么,我這不是看景,是望氣。”
徐七道:“那你看出什么了嗎?”
徐三默不作聲,又走了一段路后,忽然停下腳步,用手中竹杖輕輕頓地,說道:“就是這里了。”
徐九道:“這里似乎是長生宮的舊址,不過長生宮被深埋地下,進入其中的道路都已經被堵死了。”
徐三擺手道:“無妨,還有一條捷徑。”
徐大道:“你該不會是說那條用來血祭的道路吧。”
當初曾經有一個村子被整個“吞”入地下,只有東華宗的南柯子得以逃脫。毫無疑問,那也是一條可以進入長生宮的道路。
徐三點頭道:“正是,當年藏老人開辟了此條道路,卻是在無意之中給我們留下了一條后路,所以我才要請你們一起過來,助我一臂之力。”
徐十三的臉色頓時不太好看,這條所謂的“后路”,恐怕與帝京的陰溝差不多,危險不危險的暫且不說,惡心是一定的了。
徐七問道:“我們去長生宮做什么?”
徐三蹲下身,捏了一把土放入嘴里,仔細品嘗了片刻,答非所問道:“老主通天謀劃,若不是飛升離世,謝雉母子,不過是老主手中的跳蚤罷了。”
徐七皺眉道:“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徐三不緊不慢地說道:“天下三大龍脈都是從西往東,按照遠近大小,分遠祖山、老祖山、少祖山等,依次由老到嫩。山老無生氣,山嫩則生氣勃勃。隨著時勢演變,越是靠近西方昆侖,靠西而誕的王朝越是無法應時而生。雖說秦中自古帝王州,但自前朝始,帝京便已不在此二州中,由可見一斑。按照道理而言,北邙山位于南山余脈,還算不上老祖山,應該是少祖山,可此地之土卻比老祖山還要了無生氣,已經是遠祖山了。這便是老主通天徹地的手段,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徐七搖頭道:“我是個武夫,不懂這些風水之道。”
“蠻力匹夫。”徐三搖頭不屑,一派老夫子模樣,“如今大魏的龍脈是三大龍脈之中的北龍,起于昆侖,途徑南山、中岳、五行山、帝京,最終抵達渤海府,由此出海,成就山海之勢。我方才提到的六個點是北龍的關鍵,五行山和渤海府距離帝京太近,就在朝廷和儒門的眼皮子底下,做了手腳也要被發現。昆侖涉及到‘玄都紫府’,萬山之祖,乃是道門祖庭,任誰也沒有那個能耐去做手腳。能動心思的只有中岳和南山,可朝廷和儒門中人也不傻,在中州有萬象學宮和秦中總督,中岳還有靜禪宗,想要做些手腳,那也是千難萬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