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先天五太有一個極大的弊端,在三十六天內,每用一次,消耗就會大上一分。當初李玄都在大真人府連用四次“太易法訣”,因為在“太上三清龍虎大陣”之內隔絕天地元氣的緣故,李玄都受了不小的反噬。
雖然此時的皇城大陣已經被李玄都破去,可以汲取天地元氣為己用,但李道虛連用四次“太始劍氣”,盡顯云淡風清,還是十分驚世駭俗。
這四道“太始劍氣”威力各不相同,不過結成劍陣之后,連成一體,無論是哪個方向,都相當于第三次的“太始劍氣”。
只是李玄都還有一分疑慮,就算師父境界修為高出自己許多,用出需要八成氣機的第四次“太始劍氣”也不該如此云淡風輕才是。
不待他開口相問,李道虛再一揮袖,一顆熠熠生輝的金色龍珠從他的袖口中飛出,周圍還籠罩著一層蒙蒙水氣。
李玄都立時明白,師父還是借助了外力。
就見龍珠徑直飛向李玄都,卻不含半分敵意殺氣,李玄都伸手將其接住,一瞬間只覺得源源不斷的氣機涌入體內,彌補他方才用出第四次“太易法訣”而損耗的氣機。
如此回氣手段,難怪李道虛可以連續用出四次“太始劍氣”,只是回氣再快也不能突破自身極限,所以需要十六成氣機的第五次“太始劍氣”是如何也用不出來的。
龍珠被兩位長生地仙接連汲取氣機之后,變得黯淡許多。
然后就聽李道虛說道:“這顆龍珠是為師屠龍所得,我們二人,誰能離開此地,誰便帶著這顆龍珠返回清微宗,將其放置在海底的龍宮洞天之中,讓其自行汲取水氣恢復,以待后來人。”
李玄都已經從秦素那里得知清微宗屠龍之事,也知道龍宮洞天,就是李道虛取回“叩天門”的海底隱秘之地所在,算是清微宗世代相傳的洞天,微微點頭。
李道虛交代完這些之后,走下太社壇,說道:“出劍。”
這兩個字對于李玄都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可以說是久違了。以前師父指點、考校他的時候,便是以這兩字開始,以“收劍”結束。
李玄都松開手中的龍珠,任由其自行向上飛去,懸于空中,然后一振衣袖,他身上的“陰陽仙衣”獵獵作響,其上的紋絡立時活了過來,浮光掠影,仿佛無數黑影在衣袍表面瘋狂游走。
李玄都是輕輕振衣,如抖落身上的灰塵,十三道黑影便脫離“陰陽仙衣”顯化世間,化作十三道無相無常的影子,游走不定,并不用李玄都分神駕御,每道身影各對應一劍,宛若活物。
李道虛卻沒有出劍的意思,不見仙劍,只是徒手。
世人都推崇一個“大”字,若是能在稱謂之前加上個“大”字,便是絕佳的贊譽,諸如“大俠”、“大宗師”、“大祭酒”、“大和尚”等等,在道門之中,則有“大真人”、“大賢良師”、“大天師”等等,李道虛被人尊為“大劍仙”,一個“大”字便道出
(本章未完,請翻頁)
所有,遠勝什么紫府劍仙、玉面劍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