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轉眼間已經蔓延至整個臉龐,這些縫隙中同樣有金光迸射,繼而裂紋飛速蔓延,短短片刻之間,法相便難以維持,寸寸碎裂,化成無數金砂隨風飄逝。
在不遠處,陰火重新凝聚成李玄都,結出“不動明王印”,金砂匯聚一處,又顯化出一尊一頭八臂的不動明王像,右手拿劍,左手握羅索,盤坐于金蓮之上。
大日如來是佛祖的安詳相,明王是佛祖忿怒相,本是一體。
只見不動明王相上升起起一道道金色佛光,只是這佛光中沒有半分慈悲,只有包含著佛陀怒火的冷酷。
李道虛雖然與真言宗沒有太多交集,但對于這些手段并不陌生,當初地師徐無鬼以一己之力抗衡數位地仙的時候就用過這些手段,只是李玄都既沒有佛祖舍利,又沒有一劫地仙的修為,無法與當時的徐無鬼相媲美。
李道虛一劍潑灑出滾滾劍氣,席卷而至。
不動明王法相迎向連綿不絕的劍氣。
層層疊疊的劍氣轟然撞擊在不動明王法相之上,如同一條大江撞在了崖壁之上,當頭的劍氣如江水一般粉身碎骨,但其后的劍氣仍舊是源源不絕,后浪推著前浪,繼續向前奔涌。
劍氣仿佛無窮無盡,緩緩推進。
不動明王法相身上不斷有大塊光華剝落,如流螢散華,卻始終安穩不動。
李玄都已經用出了九成九的氣力,可以說是傾力一戰,至于說什么十二成氣力,在李道虛的壓力下,能發揮出自己的全部修為就已經十分難能可貴,再去奢求更多未免太不現實。
若是換成任意一個其他對手,澹臺云也好,龍老人也罷,亦或是秦清,都不能給李玄都造成如此大的壓力,李道虛修為高絕只是其一,關鍵是李道虛十分了解李玄都,畢竟李玄都是李道虛一手教導的弟子,也是李道虛把李玄都從死人堆中帶回東海,可以說李道虛是看著李玄都長大的,如何會不了解李玄都?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李道虛豈有不勝之理?
劍氣過后,李道虛順勢一劍劈出,其勢好似一劍開山,已經被劍氣削弱的法相被李道虛這一劍直接劈成兩半。
這還不止,這一劍又繼續斬向李玄都。
李玄都不得不用出“青墨三千甲”橫劍格擋,萬千劍氣好似青絲三千,垂落于李玄都面前,可李道虛一劍便斬斷所有青絲,李玄都整個人不受控制地向后倒滑出去,雙腳在地面上留下了兩道深深劃痕,
李玄都只覺得氣血翻滾,持劍的右手更是差點握不住“人間世”。
不過李玄都也不是沒有還手之力,在后退的同時,不曾持劍的左手五指自然向上舒展,掌心向外,平平推出,看似輕描淡寫,但勢可斷江開山。
“施無畏印”。
李道虛修為雖高,但不精通掌法,僅憑修為以單掌硬接下李玄都勢大力沉的一掌,也不好受,踉蹌后退,左臂受了些傷勢。
李道虛穩住身形,再次一劍向前。
李玄都毫不相讓,針鋒相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