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雉嘆道:“我落得今日下場,也是因為這二字。”
秦素問道:“太后娘娘可是悔不當初?”
(本章未完,請翻頁)
謝雉反問道:“江洋大盜落網,個個悔不當初,他們到底在后悔什么?是后悔當初作惡?還是后悔自己不小心落入了官府的手中?秦大小姐問我是否后悔,我是后悔當年爭權奪利呢?還是后悔自己不慎落敗落得這般下場?”
秦素輕聲道:“倒要請教。”
謝雉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實話實說:“若是讓我回到天寶二年,我還是會那樣做,至多是記得斬草除根以絕后患。”
秦素道:“如此說來,太后娘娘與那些江洋大盜也沒有兩樣。”
謝雉笑道:“同樣是大盜,也有高下之別。南華道君有言:‘夫川竭而谷虛,丘夷而淵實。圣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圣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圣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跖也。’南華道君又言:‘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從天寶二年到天寶八載,我執掌一國權柄,按照南華道君的說法,我可謂是竊國大盜。”
秦素聽謝雉如此說,指責的話也無從出口,只能說道:“太后娘娘倒是有自知之明。”
謝雉話鋒一轉:“我是竊國大盜,你的父親秦清,還有你的丈夫李玄都,他們又是什么人?”
秦素沉默了許久方才緩緩說道:“太后娘娘是要與我辯經了。”
謝雉笑了一聲:“李玄都不是要給我論罪嗎?他首先自己站得正,方能給我論罪,若是他自己都持身不正,還談什么論罪,還是早些一劍把我殺了為好。”
秦素在認識李玄都之前之所以境界修為不高,就是因為她把精力花費在了其他地方,算是一位才女,身為道門弟子,對于太上南華的經典,自然也曾拜讀,卻是難不倒她。
秦素略微思量后,緩緩說道:“江川枯竭,山谷就會空虛。山丘夷平,深淵也能填滿。同理,圣人全部消失,大盜也不會興起,天下便會太平無事。圣人不消失,大盜就會層出不窮。為了治理好天下而重圣人,卻是大大有利于盜跖。”
謝雉貴為太后,在穆宗皇帝的影響下,也曾飽讀儒道兩家的經典,說道:“圣人是正之極致,大盜是邪之極致。圣人應該多多益善。正所謂‘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圣人越多那么大盜就越少才對。”
秦素道:“世人為了防備開箱撬柜的竊賊,他們會綁緊繩子,加固鐵鎖。但是盜賊一到來,會順手背著箱子、扛起柜子溜走,他們還唯恐繩子和鐵鎖不夠堅固。聰明人所做的一切最后不過是拱手讓人。”
“南華道君以箱柜比喻國家,繩索和鎖鑰比喻圣人的仁義法規,那些把箱子柜子都拿走的盜賊,就是盜取國家,還連仁義法規都一并偷走的竊國大盜。”
“南華道君不止一次提過當面駁斥儒門圣人的盜跖。盜跖的徒眾問他,盜竊有沒有方法可言。盜跖的回答是:‘能夠知道屋里有什么好東西就是圣,能夠身先士卒首先溜到屋里的就是勇,大家偷完能撤退能為大家斷后的就是義,清楚偷盜計劃能夠成功就是智,最后分贓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時候,能夠合理分配就是仁。’圣、仁、義、智、勇,把儒家的那一套放在盜賊身上也完全說得通,這就是所謂的‘盜亦有道’。儒門倡導仁義禮,未能感化大盜從良,大盜反而把‘仁義’搶過來作為盜竊的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