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奉城書寫不停:“……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先賢造字鬼神驚,道門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符也是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儒門的字便是符,語句也可以視作是結符成陣。
這些句子出自圣人之口,由吳奉城親自執筆,字也好,意也好。
轉眼之間,一篇圣人之言由吳奉城一揮而就,高掛當空,滾滾赤氣和金光照亮了大半個天幕。
所謂儒門正道,便如此。大勢所趨,不容對手有絲毫喘息余地。
此時有無數朗朗讀書聲從四面八方響起,皆是誦讀圣人之言,響徹、震動此方天地,讓人不由生出畏懼慚愧之心,再也不敢出手,同時又感覺自己仿佛被世間孤立,萬人不容,又似是千夫所指,那一聲聲斥責,仿佛是指戳脊梁骨,直透心扉,若是心志不夠堅定之人,很快就會崩潰,反思自身罪過,跪地不起。
便在這時,蘇蓊身上的幻術緩緩散去,顯露出本來真容。
只見得一身白衣,青絲如瀑,膚白勝雪,好似集千般嫵媚和萬種風情于一身,一雙如水長眸盈盈生波,動人心魄。讓人不知不覺間便要陷于其中,不能自已。
蘇韶長大了嘴巴,如何也沒想到這位夫人竟是真人不露相。蘇靈雖然是女兒身,此時也被這個身影所迷住,目光再也拔不開了。她只覺得天地之間再無其他,萬籟俱寂,只剩下眼中的這么一個女子。
蘇蓊身后生出九條巨大的雪白狐尾,依次撐開,將蘇家眾人庇護于“羽翼”之下,使其不受那些圣人之言的影響。
許多如蘇韶一般不知內情的蘇家人見此情景,不由大為驚駭,眼前這一幕,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意味著什么。
九尾天狐!
難道是祖宗顯靈?
不過許多知曉內情的蘇家之人很快便反應過來,想起了那個傳說。
不是祖宗顯靈,而是那位傳說中被鎮壓在鎖妖塔中的老祖宗脫困而出了。
眾多蘇家之人或者蘇家之狐不由大喜過望。
有老祖宗坐鎮,再大的變數也不足為慮。
吳奉城自然也看到了極為醒目的九尾天狐,心中大為震驚。
作為深耕青丘山洞天多年之人,他早已將兩大狐族的底細摸了個透徹,自然也知道當年青丘山主人被大天師誅殺以及蘇蓊被鎮壓于鎖妖塔之事,因為歲月久遠,他并未太過放在心上。
難道是他猜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