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雁冰返回齊州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購置祭田,對于她來說,這才是緊要大事,不能有半分差池。不過也不必她親自出面,作為天罡堂的堂主,又是做了多年的五先生,自有屬下心腹替她操辦,只要拿著她的名帖去依次登門拜訪。若非李玄都執意要公平買賣,不欠人情債,不落人口實,陸雁冰都覺得不必花什么銀錢,那幾家多半會主動奉上。
另外,就是陸雁冰親自“護送”著李元嬰、谷玉笙、樓心卿等人返回東海三仙島,蓬萊島和方丈島地位較為特殊,于是三人便被暫且安置在瀛洲島的天罡堂中。這其實也是陸雁冰有意為之,當年李玄都失勢,便隱居在瀛洲島上,如今陸雁冰將李元嬰也安置在此地,用心頗為不良。
不過這正是陸雁冰的風格,她本就不是什么君子,而是隨風搖擺的墻頭草,當初李元嬰當權的時候,更為看重李太一而輕視陸雁冰,谷玉笙也不把陸雁冰當一回事,陸雁冰可是記在心里的。
到了如今,陸雁冰越發感念四師兄的好,什么叫異父異母的親兄妹?這就是了。雖說教訓自己的時候不留情面,但有好事也不會忘了自己,哪里像三師兄,假惺惺的,有用的時候就是兄妹,沒用的時候便不認這個師妹了。
然后陸雁冰又見了張海石、李非煙、司徒玄略、李道師等清微宗高層人物,告知了李玄都的行程。
如果不出意外,新任宗主李玄都會在臘月二十八返回清微宗,在三仙島停留一天,于臘月二十九返回北海府李家,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后才會再返回清微宗,至于他會在清微宗停留多長時間,視情況而定,不會早于二月初二青龍節之前離開清微宗,最晚則有可能要數月時間。在此期間,李玄都也會根據情況決定是否拜訪東華宗、社稷學宮、圣人府邸、齊州總督府等等。
對于這個行程,清微宗眾人并不意外,幾人商議之后,將其通報下去,令全宗上下準備迎接新宗主,主要是青領宮和八景別院,要做到煥然一新,不染塵埃,顯現仙家氣派。
這當然不是李玄都的本意,他自小便在三仙島上長大,青領宮和八景別院到底是什么樣,他比絕大多數清微宗弟子更熟悉,是新是舊,他也大概心中有數,何必來做這些官面文章。這其實是陸雁冰的“揣摩上意”,只是清微宗眾人也都認可贊成,可見并非僅僅是一個陸雁冰的問題,而是風氣如此,這也是當初李玄都勸諫李道虛時指出的清微宗弊端之一。
不過這個弊端只是疥癬之疾,真正讓李玄都感到頭疼的是清微宗內部的眾多派系爭斗。
清微宗內部派系十分復雜,以家族姓氏來劃分,自然是李家最為勢大,其次是代代皆有人杰的司徒家,然后是陸家,最后才是其他姓氏。不過李家并不是鐵板一塊,其中又分為嫡出、義子、女婿等等,比如李非煙便被視作嫡出一派,而李玄都、
(本章未完,請翻頁)
李元嬰都是義子一派,李道虛和李道師則是女婿一派。這三大派系之間,更是牽扯不清,有的是夫妻,有的是父母子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之間總有著各種親緣關系,很難真正分清一個人到底屬于哪個派系。
除此之外,其他幾家也與李家大有淵源,拿司徒家來說,先后兩代家主分別是司徒文臺和司徒玄策,此時司徒家族一直是緊緊依附在李道虛的周圍,而在司徒玄策死后,隨著李道虛開始著手培養繼承人,司徒家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分裂。一部分追隨新家主司徒玄略,仍舊依附在李道虛周圍,而另一部分卻是選擇跟隨張海石,畢竟司徒玄策生前與張海石關系極好,張海石更是登堂拜母,仿佛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