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蓮花沒有太多悲戚之情,說道:“小不忍則亂大謀,我若忍不住,結果就是變成大殿中的眾多尸骨之一,與我的屬下、兄弟、妻子沒什么區別,甚至會更凄慘,頭顱被割下帶走,傳首各島,也就沒有后來的轉敗為勝,以及今日的柳暗花明。”
李玄都倒是聽說過傳首各島的說法,只是在李道虛掌權之后,就徹底廢黜了這個刑罰。雖然李道虛重法重刑,但不喜歡各種過于殘忍的刑罰,因為這些刑罰太過符合東海怪人的形象,震懾自己人不假,也震懾外人,不利于清微宗走出東海,更不利于清微宗成為道門領袖,所以李道虛為了改變清微宗的面貌形象,把各種花樣繁多的死法給廢去大半。
比如過去的清微宗有一種刑罰名叫“天刑”,就是把人廢去修為,然后釘在臨海的島嶼懸崖上,任由海鳥啄食,生不如死,這個刑罰便被李道虛廢去。如今的清微宗是刑罰繁多,層層遞進,卻沒有諸如凌遲等酷刑,真有罪大惡極之人,非要以重刑震懾旁人不可,通常用“三分絕劍”作為替代,最起碼從外在看來,不會太過血腥,不會“有礙觀瞻”。
張蓮花時代的清微宗與李道虛治下的清微宗相比,就像原版“北斗三十六劍訣”和經過李道虛改良后的“北斗三十六劍訣”的差別,幾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宗門。如果不出意外,清微宗會在李道虛、李玄都師徒兩代人的手中真正走向鼎盛,而原本的清微宗只能偏居東海一隅。
李玄都終于問出了自己最在意的問題:“當初你為什么要叛出清微宗?”
張蓮花先是沉默,然后笑了起來:“是我背叛了清微宗?還是清微宗背叛了我?”
“清微宗立宗一千余年,宗主有半數以上出自李家,可還有人記得張家才是太平道之主?”
“當年太平道占據半壁天下的時候,李家在哪里?憑什么世人都說清微宗是李家的清微宗?”
“我要做的不過是撥亂反正,讓清微宗物歸原主。”
“這清微宗的宗主之位本就是屬于我的。”
李玄都忽然說道:“清微宗不是一個物件,只要是清微宗弟子,只要能力足夠,都有成為宗主的資格。就如天下,從不該是一家一姓的天下。”
張蓮花猛地望向李玄都,終于是察覺到幾分不對。
李玄都看著張蓮花,說道:“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張家人,名叫張祿旭,不知你聽說過沒有?”
張蓮花漸漸收斂了笑容,沉聲問道:“你為什么還不死?你應該氣竭身而死才對。”
“你是怎么知道張祿旭的?你到底是什么人?”
“你口中說的李道虛,到底在哪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