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龍老人已經達到此生境界的巔峰極致,體內氣機如同暴雨水漲,大江即將漫出堤岸,堤岸搖搖欲墜,正所謂盛極必衰,待到大江沖垮江堤之后,龍老人整個人就要由盛而衰。但只要他能在此之前重創李玄都,便算不得虧。
兩人對此都心知肚明。
龍老人只求能一掌打中李玄都,哪怕沒有“傳國璽”的加持,僅憑他高出李玄都一籌的“浩然氣”,也能重傷李玄都。
李玄都也有防備,那便是他極少動用而每次使用都有奇效的“龍虎劍訣”。
一瞬間,李玄都先一步以“叩天門”刺穿了龍老人的小腹,沒了“傳國璽”的金龍護體之后,“叩天門”的鋒芒輕而易舉地突破了龍老人的“浩然氣”和體魄,兩道劍氣順勢涌入龍老人的體內,時隱時現,游走不定,就是龍老人也不能立刻確定位置。
龍老人只覺得兩道洶涌劍氣對應了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降為地的天地之理,繼而再從天地之中劃分陰陽,陰陽轉換,日升月落,繼而四季輪轉,又衍生出生死枯榮之理,包羅萬象。
轉眼之間,這兩道劍氣衍化為一個類似陰陽雙魚的小世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陰陽開辟渾淪,清濁分明,以地水火風定住四方,六氣充斥其中,化作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繼而日升月落,四季輪轉,變化不停。
此方小世界已經是一方洞天的雛形,如果將其不斷放大,便是一方洞天。
李玄都以“龍虎劍訣”在龍老人體內自成一方小世界,充斥每個角落,好似江河水充塞河道,斷絕源頭,又無出海之口,使活水變為死水。
龍老人第一反應自然是碾碎這兩道劍氣,可“龍虎劍訣”陰陽相合,日隱而月現,月隱而日現,若是只消滅其中一道劍氣,另外一道劍氣則會以陰陽相補之道汲取外在氣機重
(本章未完,請翻頁)
新衍化劍氣,生生不滅,非要將兩道劍氣同時消滅不可,就見陽屬劍氣被毀,陰屬劍氣以陰陽相生之法又衍生出一道陽屬劍氣,陰屬劍氣被毀也是同理,不斷往復循環,生生不滅。
李玄都催動劍訣,兩道劍氣所構造的小世界立時顛倒乾坤。
小世界充斥龍老人體內各處,使得龍老人被這方小世界“脅迫”,小世界倒轉的同時,龍老人也身不由己地隨之而動。
龍老人整個人在剎那間竟是真的翻覆顛倒了。
而且此顛倒并非頭上腳下那么簡單,就連龍老人體內的氣機和氣血也隨之開始逆流,厲害非常。
斗法過招,最怕的就是新招。因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所以不知其中玄妙,更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破解,關鍵就在于出其不意。除非是雙方境界修為相差太大,否則誰也不敢說自己不會陰溝里翻船。
反而是許多盛名已久的神通,厲害不假,可時間久了,總能被人找出應對的辦法,就無法出奇制勝。
祖天師的“龍虎劍訣”雖然傳承久遠,但同樣失傳已久,李玄都習得之后,只用過兩次,一次是對付澹臺云,一次是對付李道虛。這兩人都不會主動將其中玄妙告知龍老人,所以龍老人也是首次得見,不知這門劍訣的玄妙,而龍老人畢竟不是心學圣人,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勘破“龍虎劍訣”。
可讓李玄都沒有想到的是,即便如此,龍老人的最后一掌,還是準確無誤地落在了他的額頭之上。
龍老人竟是不顧體內氣血逆流,孤注一擲。
說到底,李玄都還是小覷了儒門功法,澹臺云和李道虛都曾受制于“龍虎劍訣”不假,可他們都是道門之人。龍老人不一樣,他是儒門之人,一身“浩然氣”出神入化。雖然他無法破解“龍虎劍訣”,但他可以憑借“浩然氣”克制修為不如自己之人的特性,以高出李玄都一籌的境界修為暫時壓下體內的兩道劍氣,然后強行出手。
李玄都被龍老人的一掌正中面門,頭冠破碎,披頭散發。然后雙腳離開地面向后倒飛出去,在百丈之外轟然墜地,不受控制的身軀又繼續倒滑出去十丈距離,才得以停下。
如果將氣機、血氣視為水,那么體魄就是一件瓷器,使前者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向外滲漏。
先前李玄都與龍老人激戰,還能憑借“漏盡通”不斷愈合體魄上的眾多傷勢,不過在這一掌之后,“漏盡通”也是無能為力了。
此時李玄都就像一個破碎的瓷器,臉上出現無數裂痕,詭異的是,裂痕之下不見血肉,而是幽深不見其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