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眾人不管心中如何想,也都點頭稱是。
李玄都心中同樣震驚無比,沒有絲毫猶豫,身上的“陰陽仙衣”由黑化白,由陰轉陽,緊接著李玄都直接將王天笑和張祿旭整個“吞”掉來恢復損耗的氣機,然后不顧一切地用出了第四次“太易法訣”。
李玄都身上的“陰陽仙衣”黯淡無光,如同“傳國璽”一般,已經耗盡了氣機,就算如此,李玄都于一瞬間用出八成修為,還是讓他難以承受,瞬間遭受反噬,傷上加傷。不過此時李玄都已經顧不得那么多,到了此時,他再無半點留手,要開始拼命了,他有一種預感,自己面對龍老人的第二劍,會死。
第四重“太易法訣”幾乎在瞬間成形,與前三重的“太易法訣”相比,第四重“太易法訣”已經隱隱接近了一劫地仙的范疇,李道虛重創陸吾神的全力一劍也不過如此了。
只見李玄都單手托舉著一顆有人頭大小的渾淪珠子,瘋狂吞噬周圍的光線,使得李玄都的身影都變得模糊不定。
然后李玄都毫不猶豫地將這顆珠子丟擲向龍老人。
一瞬間,珠子化作一方黑色的渾淪汪洋,掀起滔天巨浪,席卷一切,吞沒一切,所過之處,一切光彩色澤全部消失不見,只剩下最純粹的黑白二色,這還不止,僅剩的黑白二色就像泡了水的水墨畫卷,墨跡正在不斷模糊擴散,最后畫卷上只剩下漆黑的濃墨。
幾乎就在李玄都汲取“陰陽仙衣”氣機的同時,龍老人的聲音也再度響起,不知是不愿還是不能,總之他跳過了橫渠四句中的第二句,直接來到了第三句:“為往圣繼絕學!”
時來天地皆同力。
四面八方,皆有虛無縹緲的光彩往龍老人涌去。
準確來說,是往龍老人手中的那把無形之劍涌去。
“素王”之所以無形無相,是因為其大小不定,此時這一劍是為“大”。
何謂“大”?太上道祖曾給出過解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換而言之,人道與天道、大道、地道并列相齊,不分高下。
這一劍,劍首起于帝京城外的五行山,劍尖直指龍老人所在的棲霞山。
如果將北龍看作一條走江入海的巨龍,那么龍尾在昆侖,龍首在東海之濱的渤海府,帝京城是點睛位置,五行山是逆鱗。
龍老人的這一劍起于五行山,是為牽動北龍氣運,匯成一劍,橫貫了半個江北之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