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終究是不能談攏,動起手來。此地有些類似于菜市口的格局,頗為開闊,倒也適合動手廝殺。
段欽帶了百來號人馬,此時身后卻只有十余騎,其他人早已在其他方向布置好埋伏,以防有人走脫。
段欽的算計極好,雖然兵法說十則圍之,他帶來的人馬只是三會鏢局的一倍,本不該如此分兵,但他覺得自己這十余名好手個個都能以一敵眾,又有他親自坐鎮,只要正面一沖,便能殺得這些鏢師大敗。
只是段欽不曾料到,這些鏢師也有準備,剛剛動手,便從袖中滑出早已藏好的手銃,十余支手銃一起發射,如此近的距離之下,威力不遜于唐家堡的暗器。
只見火光一閃,煙霧升騰,已經有數人橫尸在地,眼看是不活了。
只可惜手銃只有一發彈藥,重新裝填彈藥頗為麻煩,所以臨敵之時多半只能發射一次。
段欽修為高深,擋下了幾枚射向自己的鉛丸,卻也被震得虎口發麻,既驚且怒:“好大膽!你們竟然用火器。”
自古以來,朝廷不禁刀劍,卻禁止私藏強弓硬弩和各種甲胄,一經發現,以謀反大罪論處。火器興起之后,自然也在此列。
不過到了如今,誰還在意這些?許多豪強勢力,別說強弩甲胄了,便是火炮也有,誰又能把他們怎么樣?無論大魏朝廷還是這所謂的大周朝廷,法度早已是形同虛設,他們三會鏢局比不得那些江湖中的龐然大物,可花費重金購買幾把手銃還不是什么難事。
周剽鵬冷笑一聲,并不說話,而是拔出自己的兵刃,一口藍汪汪的短刀,朝著段欽攻來。
段欽冷哼一聲,也揮動手中金刀,與周剽鵬戰在一處。
有句老話叫做“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武夫一道,與人爭斗常常虧損血氣,若是不能踏足歸真境,年老之后,氣血日益衰,意氣日益微,一身修為最多只剩巔峰時的八成左右,所以同境之爭,必然是年少的打敗年老的,所謂“拳怕少壯”便是由此而來。
雖說段欽的修為要比周剽鵬深厚,但畢竟年紀大了,氣血體力都有不足,周剽鵬卻是正值壯年,再加上段欽硬接了火銃的鉛彈,運刀的右手多少受了些傷勢,刀勢難免凝滯幾分,一時間竟是不分高下。
便在這時,只聽得踩踏瓦片聲響,一個粗豪的聲音哈哈大笑,朗聲說道:“少總鏢頭好俊的身手,真是長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
話音落下,就見一個身形出現在不遠處的屋頂上,環眼虬髯,身材矮壯,一副粗豪的神色。
段欽臉色一變,收刀后退幾步,說道:“原來是‘伏虎金剛’馮大俠到了。”
來人名叫馮林宣,乃是江湖上有名的散人,同樣位列黑白譜上,不過黑白譜囊括了一百余名高手,前十和后十之間的差距還是極大,前者大約能有天人境的修為,后者也就只有歸真境的修為。
馮林宣躍到段欽和周剽鵬之間,朗聲笑道:“承蒙江湖上的朋友瞧得起在下,給了個‘伏虎金剛’的喝號。”
段欽滿臉警惕:“不知馮大
(本章未完,請翻頁)
俠今日前來,有何見教?”
“好說,好說。”馮林宣也不繞彎子,“在下久聞碧波居士李老前輩的大名,仰慕多時,可惜緣慳一面,聽聞他老人家留下的信物在此,所以特意前來相借,好去拜訪李老前輩,還望兩位行個方便,馮某日后定有重謝。”
此言一出,周剽鵬和段欽均是臉色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