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雷池大陣”隨之降下三十六道雷霆,盡數匯聚于張鸞山的右手上。
張鸞山一手按下,所有雷霆隨之匯聚成一條雷龍,降落人間。
雷龍纏繞于慈恩塔之上,呈蟒蛇絞殺之勢。
慈恩塔表面附著的紅光在短短幾息時間內已是顯現出些許裂紋。
塔內的楊松一揮袍袖,塔內所有題寫于墻壁上的詩文悉數脫離本來位置,顯化于塔外墻壁之上。
慈恩塔再次赤光大盛,浸透雷龍,使得以絞殺之勢纏繞在塔身上的雷龍緩緩煙消云散。
張鸞山臉色略顯凝重,拔出背后所負“紫霞”,一劍指天,整個天幕開始逐漸轉紫,很快整個天幕變成一片深紫色,好似一方倒扣的紫湖,這方紫色湖泊還在不斷下壓,波光粼粼的“湖面”似乎觸手可及一般。
慈恩塔隨之涌出一道浩大光柱,與塔身齊粗,逆流而起,
赤色光柱觸及紫色“湖面”,“湖面”仍舊保持著平平一線,兩者構成了一個“丁”字形。
兩者相交之處,雷電如雨滴四濺開來。
這一幕,蔚為壯觀。
張鸞山再次拔出背后的“青云”,一劍指地。
大地隨之生出共鳴,方圓百丈范圍之內,轟然震顫。青氣上升,與天上下壓的紫氣遙相呼應。
此時此刻,好似天地要強行合攏一處,而慈恩塔立于兩者之間,如擎天之柱,強行撐起,使其不能合攏。
張鸞山手持雙劍,“紫霞”指天而“青云”指地,然后就見他雙臂緩緩轉動,好似西洋座鐘表盤上的時針和分針,要合攏一處。
位于慈恩塔內的楊松心中一驚,知道這是大天師一脈的雙劍合璧,厲害非常,不敢有絲毫大意,全力促動慈恩塔內的無數字符,化作赤光,赤光又好似一把長劍,要刺破上方的紫氣,使得紫青二氣不能合于一處。
便在這時,“天師印”出現在張鸞山的頭頂上方。作為仙物,“天師印”類似于龍老人的“傳國璽”,不但對于境界修為并無太高要求,而且可以加持自身,這也是張鸞山未曾躋身長生境卻能駕馭“天師雌雄劍”的關鍵所在。
“天師印”上
(本章未完,請翻頁)
垂落“昊天光明火”,使得張鸞山與用出“心魔由我生”的上官莞有幾分相似,不過其周身并非黑色陰火,而是近乎透明的白色火焰。
在“天師印”的助力下,張鸞山又咬破舌尖,吐出一口“真陽涎”。
人有精氣神,天靈血屬神,中指血屬氣,舌尖血屬精。所謂“真陽涎”便是舌尖精血,為一個人身上陽氣最重所在。
一瞬間,張鸞山氣勢大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