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楊松的驚天一掌,張鸞山唯一的辦法便是以手中“天師雌雄劍”請出刑柱,方能抵擋。
張鸞山不再猶豫,借“天師印”的助力,全力催動手中的兩把仙劍。
一時間,天外傳來滾滾雷音,天空中雷光頓顯,電蛇狂舞,似有雷公電母當空作法。
雷聲響到極處,反而變得寂靜無聲,只有黑云中的無數電光雷蛇。
與此同時,一股宛若天威的浩大氣息升騰醞釀。
只是相較于當年的張靜修,張鸞山明顯要吃力許多,明明是極為簡單的動作,卻極為緩慢,以至于“青云”和“紫霞”的劍尖都在微微顫抖。
這里畢竟不是大真人府,張鸞山也不是長生境的修為,想要請出刑柱,還是有些艱難。
張鸞山面容肅穆,沉聲道:“我是天目,與天相逐。睛如雷電,光耀八極。徹見表里,無物不伏。七曜鎮彩,光照玄冥。千神萬圣,護我真靈。巨天猛獸,制伏五兵。五天魔鬼,亡身滅形。所在之處,萬神奉迎。急急如律令。”
只見兩道直通天際的巨大天柱緩緩現世,天柱仿若山岳之粗,周圍有云氣霧氣繚繞,其上刻有巨大的古老銘文,光華絢爛。
雖然天柱還未徹底凝實,但一股雷劫將至的可怖氣息已經彌漫天地之間。
不過就在此時,楊松已經先一步完成了佛祖法相,只見法相一掌平平推出,五指如五岳。
佛掌所過之處,空間為之扭曲,沛然莫御。
“刑柱”還未完全現世,面對這一掌,張鸞山卻是躲無可躲,避無可避。
便在此時,在佛祖法相和張鸞山之間,又有一尊法相憑空現世,是個女子形象,左半張臉明艷圣潔,右半張臉是森森骷髏。生有四條手臂,分別持有彼岸花、凈瓶柳枝、滴血屠刀、頭骨酒杯,看上去似佛似道,半佛半道。
出手之人正是蘭玄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次早有籌劃的以眾擊寡。
楊松不由一驚,萬沒有想到在一旁還潛伏著一位天人造化境的道門高手,但楊松已經來不及再有其他動作,只能對上這尊法相。
只見大日如來法相一掌壓下,佛掌之間,唯有光明,其光之盛,凝聚出太陽真火。
蘭玄霜并未現身,而是在暗中操縱女子法相同時駕馭四種截然不同的力量,四象歸一,以地水火風為四大支柱構筑起一個小世界,任由佛掌落下,卻好似一顆雞子。
不過這尊佛祖法相不愧是以佛祖舍利凝聚而成,威力大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與真言宗的僧人不可同日而語,一掌之后,小世界連同女子法相直接煙消云散,只是佛祖法相的一掌也就到此為止,不能再進一步。
楊松只能準備第二掌,只是這個時候,兩根“刑柱”已經徹底凝實,雄立于天地之間。
張鸞山以手中“青云”指向左側刑柱。有風自來,這風不是尋常清風朔風,乃是天風,自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此風便是風刑,風刑一至,任憑你是金
(本章未完,請翻頁)
身不敗,也身死道消。
然后張鸞山又以手中“紫霞”指向右側刑柱。有火自生。這火不是三味火,不是凡火,而是陰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燒起,直透泥垣宮,五臟成灰,四肢皆朽,把百年苦修,俱為虛幻。此火即是火刑,火刑一至,任憑你不死不滅,也要化作飛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