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晉城的這段時間里足以稱得上是風平浪靜,什么事都沒有發生。
只是讓人奇怪的是二皇子李文宣仍舊停留在晉城當中不曾離去,就連本以為會插手其中的皇后和太尉的人也是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一切都透露著不同尋常。
“崔大人今日怎么有此雅致?”
晉城很大,自然就很熱鬧,但太守府門前很清靜。
晉城太守崔崖思手段很辣,辦事果決,為人干練。
雖然他的狠辣只對敵人,這些年死在他手里的長林修士數不勝數,大唐往東一方太平七成功勞都在崔崖思手上。
此刻太守府內,書房當中,李文宣看著滿臉認真寫著書法的崔崖思出聲問道。
雖說大唐最大的麻煩都在南北兩側,東方相對來說要輕松很多,但身為一方太守身上總是有著做不完的事情。
尤其是今日李休剛剛離去不久,估摸著行程過兩天應該就到子午谷了。
“吳王客氣了,下官只是一時手癢而已,哪里來的雅興?倒是殿下今日看起來心情似乎不錯。”
崔崖思沒有抬頭,因為他手上的那副字還沒有寫完。
“崔大人雖然遠在晉城,但是您的字可是聞名京都,就連子非的字和您的比起來都是遜了半籌。”
李文宣走到桌案之前低頭打量著那副還沒寫完的字,眼神微亮,出聲夸贊。
子非的字很好,這一點許多人都清楚,無論是三圣齋還是小南橋到處都有他的筆跡。
相較來說崔崖思留下的墨寶就要少很多,也珍貴的多。
對于兩個書法水平均可稱之為大家的人來說,寫得少的自然要比寫的多的值錢一些。
這個就叫奇貨可居。
崔崖思微微一笑,覺得這話甭管真假聽起來倒是極為入耳。
“子非為人如同蒼穹皓月,下官可是不敢與其相提并論。”
天下人無不敬仰子非,這話或許太過絕對,但可以代表絕大對數。
“子非離開書院翌日便趕往了小南橋,鎮守至今,更是在前不久的危難之中與關鍵時刻破境成就宗師力挽狂瀾,如果將此次小南橋戰役之功勞分做三份,子非便占其中之一。”
李文宣輕聲道。
這話倒是并沒有說錯,并不是在刻意的吹捧。
“那不知殿下覺得下官這幅字與子非數年前在皇宮里寫的那副有何差別?”
崔崖思卷袖收筆,看著自己寫好的那副字,臉上帶著滿意之色。
如果要品一幅字的好壞不能單單只看外表的書法造詣,許多大家的造詣基本都是不相上下因此看字首重內涵與神韻。
今天的天氣不錯,書房的窗戶開著,陽光帶著清新無比的空氣從外面吹拂進來,桌上的紙翹動著邊角。
李文宣邁步走到了他的身側,低著頭仔細的打量著這幅字,臉上的滿意與欽佩之色越來越濃。
“君子不爭,好,好,好!”
一連說了三個好字,李文宣的眼神很亮。